2018年9月2日晚,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图1),馆藏超过2000万件考古学和人类学文物,约9成付之一炬(图2)。大火过后,巴西国家博物馆开始了灾后重建工作。
图1:火灾前后的巴西国家博物馆
硬件再造,夯实修复基础
该馆有着200年的历史,建筑主体以木质结构为主,大约80%的结构在大火中烧毁,整座建筑面临着崩塌风险。救援工作是重建工作第一步,这是今后重建博物馆技术研究的基础。它包括清理场地与建筑加固工作,建造由金属制成的临时独立屋顶,对博物馆主体三层建筑进行全面加固;从废墟中搜寻和抢救文物,确认展品碎片等所有材料在从现场移除前是否还有复原的可能及其重要性和历史价值;为回收藏品材料进行编号,该阶段一直持续至2020年6月底;清点已回收材料并提交报告。这些仅仅是巴西国家博物馆重建的前期工作,却也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经历大火之后,文物都非常脆弱,需要有策略地进行。重建的第二步是将所有重建工作分为四期工程,分批进行修复开放,并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的新展厅,包括清洁、保存、资料记录、修复被损文物、借助照片或3d成像技术复制被毁文物等。
图2:巴西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11500年历史的古人类化石“卢西亚”(火灾损失藏品)
科技重塑,助力文化传承
根据数字资料重新制作复制品成为巴西国家博物馆灾后重建的重要举措。2019年1月10日,腾讯qq浏览器携手巴西国家博物馆开启“数字巴西国家博物馆”资料征集活动,例如数字影像资料、文字记录等。该馆于2019年9月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据了解,其上线的700个数字档案,有超过300件藏品由西国家博物馆官方合作授权,400件被焚毁文物由民众共同捐献资料数字化重建而来。
巴西国家科技研究所还尝试通过3d打印技术,让部分藏品“起死回生”。研究所在过去的18年里为满足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的研究需要,陆续对巴西国家博物馆内藏品进行3d数据采集,馆内300余件珍贵文物或可通过3d打印的方式得以复原。灾后重建过程中,又在打印材料中加入火灾现场的黑炭,打印出的复制件不仅仅是对藏品的复原,更是对这段伤痕的铭记,还是一种对文化纪念的方式。
传播力推,铸成教育灵魂
巴西国家博物馆还是巴西重要的科研基地。为了继续承担其研究、传播以及教育的职能,昆虫学部门的学者们要回了一些外借的标本,替换被毁坏的藏品,还得到收藏家们慷慨的捐赠,研究人员甚至冒险进入亚马孙和巴西周边的其他地区去收集新样品。除文物修复外,该馆还面向社会启动博物馆重建项目招标。
巴西国家博物馆重建的第三步就是建设一个新的文化教育中心,包括约1000平米的常设展区、800平米的临展区和200平米的儿童互动区。同款创意乐高模型可以让观众通过亲手搭建的方式复原这座古老的博物馆,也成为巴西国家博物馆灾后重建的一种方式。该馆在重修期间仍为公众提供展览。2019年1月16日,在里约热内卢的造币博物馆内举办“当世界未被冰封:南极化石新发现”特展,这是巴西国家博物馆自大火后首次对公众开放的免费展览,展示了巴西南极科考队的最新发现与研究。展览中有一块翼龙的骨骼化石,是人类首次在南极洲发现的大型爬行动物化石,这一重要展品也成为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除了展览外,教育中心还会组织一系列研究、教育活动,以实现博物馆的研究、传播以及教育目的。
灾难是一道深深的创伤,敲响了人们心头的警钟。博物馆要让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既“保得住”又能“传下去”,其保护机制应与时俱进,运用更先进的手段、更专业的技术、更智慧的途径,建立一个科技化、系统化、安全化、全覆盖的长效机制,呼吁各方加强对博物馆的重视工作,打造智慧博物馆、推动文物数字化保护,营造出一个珍惜博物馆的社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常娟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
(栏目主持人:齐欣,编辑:刘巍)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0年9月18日(第8版)“馆窥天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