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航天中心同时也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综合性航天科普基地,被称为“航天科普的大课堂”。这里展览的特点就是“真实”和“震撼”,观众可以看到与美国航天科技发展相关的实物,并与这些“真家伙”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以下几件展品(展区)堪称绝对不能错过的精品。
第一件是在放置中心大门口的“飞机背飞机”——航天飞机运输机。这架编号为nasa905的航天飞机运输机,由美国波音747客机改装而成,自1970年被组装后,曾执行200多次运载航天飞机的任务。该机退役后,中心花费巨资把这个庞然大物拆解后运到这里,与独立号航天飞机模型重新组装后,于2015年建成这个高达8层楼的新景点供公众参观(图1),公众可以进到其里面参观体验,相当于一个实物展览馆。里面还播放一个短片,记录了运输安装的全过程,很有意思。
图1,nasa905航天飞机运输机
第二件“真家伙”是土星五号运载火箭(saturnv,图2)。“土星五号”是一个三级火箭,长达110.6米,是人类历史上使用过的自重最大的运载火箭,起飞重量3038.5吨,总推力达3408吨,月球轨道运载能力4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8吨。“土星五号”于1962年开始研制,1967年11月9日首次发射,至1973年5月最后发射时,一共发射了17次,成功率达到100%。其中1968年12月21日把“阿波罗8号”送入太空,载着3名航天员完成了人类第一次绕月飞行。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实现人类首次登月。1962年到1973年11年间,把“阿波罗4号”到“阿波罗17号”共14次送入了太空。“土星五号”的最后一次发射是在1973年,这次发射将“太空实验室”送入了近地轨道,可谓功勋卓著。
图2,“土星5号”运载火箭
第三个让观众震撼的地方是美国首次把航天员送上月球时的地面控制指挥中心。这个指挥中心保持了当初的原貌(图3),还播放着1969年7月16日从月球上传回的航天员声音实况:“休斯敦,这里是静海基地,老鹰号已经着陆……”以及阿姆斯特朗那句著名的“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真实的场景,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半个世纪前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用今天的眼光看这是落后和陈旧的设备,却让公众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历程。这种感受和体验,是其他任何模拟展示手段和场景都无法给予的。
图3,美国首次登月指挥中心
第四个震撼之地是“航天器实体模型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建筑,公众可从二楼通道隔着玻璃俯瞰这个类似工厂车间的大厅。这里满满当当陈列着国际空间站的实体模型、正在为将来航天计划研发的火星车、机器人、航天员训练设备,还有很多太空舱、工作实验台、吊装设备等,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图4)。
图4,航天器实体模型区
除此之外该中心还有许多其他航天实物,如三艘曾探索太空的宇宙飞船、迄今为止最后一次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7号指令舱,登月航天服、月球岩石标本、被太空漂浮物撞损的设备等等,这些实打实的“真家伙”激发了观众探究科学技术的兴趣,引起了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并树立投身航天事业的远大理想。
林登·约翰逊航天中心把退役的航天设备作为展品向公众展示,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迫切希望我国航天部门能与科技馆等科普场馆联手,建立相应机制,让中国孩子们也能在科技馆看到真实的“长征”“神州”“天宫”以及“嫦娥”“玉兔”“悟空”……在培养科学兴趣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长大后立志投身航天科技事业。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副馆长)
(本文配图均由作者所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