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德国东部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的德国卫生博物馆(deutsches hygiene-museum)是一座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著名医学主题博物馆,该馆拥有约45000件藏品,记录了从20世纪初至今当地公众对身体与健康的认知与行为变化,它们构成了一部“德国人的卫生健康观念史”。纵览该馆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展览,会发现其在普及卫生健康知识的同时也映射出了当时德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德国卫生博物馆的建立可追溯到1911年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卫生展览会。当时德国接连受到霍乱、伤寒、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的肆虐,许多民间组织和卫生机构提出倡议,希望以展览的形式向民众提供实用的人体解剖学、个人卫生、医疗保健等相关知识。德累斯顿的工业家和卫生产品制造商卡尔·奥古斯特·林纳(karl august lingner)就是主要倡导者及展览会的发起人之一。在展览取得巨大成功后,林纳又产生了将其变为永久性“公共卫生教育场所”的想法,于是德国卫生博物馆便在1912年正式诞生。
从发展历程来看,该馆始终坚持传播最新的科学进展,但又被德国政权更迭及社会变迁所影响。它始建于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正式建成并对当时卫生系统的民主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自1933年起,它就服务于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按照“保持德意志民族的身体不受外来元素污染”的要求,策划了专题展览——“人民与种族”。纳粹政府上台后,这里除了普及健康和疾病知识外,开始传播“人体崇拜”思想,旨在寻找完美的人体,迎合纳粹的意识形态。二战爆发后,该馆在1945年2月的轰炸袭击中受到重创,其建筑北翼几乎被完全摧毁,于是部分展品被转移到了一辆公共汽车上进行巡回展览。之后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时期,它开始执行“预防医疗”政策,宣扬通过运动保健、工间体操、疫苗接种等基于“预防”原则的卫生健康措施便可到达“没有疾病的未来”。1990年两德统一后,德国卫生博物馆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即作为人类博物馆,以“人”为中心,将日常生活、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探讨关于文化、科学和社会的最新话题。
以“人”为中心的定位一直延续至今,这从各个展区的名字中便可看出。中心区域包括常设展厅“人类历险记”、儿童展厅“感官世界”以及临时展厅。常设展厅又分为7个主题展区,分别为“透明人:人在现代科学中的形象”“生与死:从第一个细胞到人类的死亡”“吃喝玩乐:营养作为身体机能和文化表现”“性行为:生殖医学时代的爱情、性与生活方式”“记忆-思维-学习:大脑中的宇宙”,“运动:协调的艺术”“美容、皮肤和头发:身体与环境之间的开放边界”。这些主题展区通过图片、文字、声音、光电、模形、实验操作和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帮助观众认识人的基本构造以及由生理、心理、情感等自然性状态带来的食物、药品、医疗仪器、生态环境等社会性需求,引导观众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体验中认识自己的身体,反思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德国实行了“禁足令”,该馆也被迫闭馆。不过,收集与研究工作却并未停止,他们通过官方网站开展了以“日常生活中的新冠病毒”为主题的收集活动,邀请观众们通过电子邮件或信件分享自己日常生活中与新冠病毒流行有关的物品和故事,特别是用于个人卫生防护的日常物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例如口罩、膳食、药物,或者是理发工具、家用运动器材等。博物馆希望以这些物品和故事来分析此次疾病大流行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尤其是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变化、居家办公和有限的休闲机会导致的社会压力等。
德国卫生博物馆聚焦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科学与社会交融性议题,是其理念延续的现实呈现,而科学类博物馆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思考其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关系,更是提升展览社会意义的重要经验。
(郗凯宁 作者系中国科技馆科研管理部职员)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