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喜欢登临望远,寻访名山古剎,以广胸中丘壑。登高的机会多了,一些日常中,在平地上不会发生的事情也就发生了……
作出千古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唐代诗人韩愈与友人同登华山,在登顶之后放眼望去,还没来得及感叹美景,直接被高度吓到当场失控,最后由当时的县令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其救下来。这段经历也就成了韩愈人生中常被他人拿来取笑的一段糗事。
无独有偶,清代史学家毕沅也是在华山上栽了同样的跟头,只不是他比韩愈更严重,最后被人灌醉,用毯子捆扎起来借助绳索垂吊下山(这场景大家可以自行脑补一下)。
这些平日里文质彬彬、满腹经纶的大家都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失态的举动呢?
福尔摩·胖科在查阅资料之后,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都患有恐高症!
恐高症,又称畏高症,是对高度或者高处环境的恐惧,属于一种“特定恐惧(指对一种特定的情境或事物所产生的过度恐惧,并因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的一种。患有恐高症的人会过分或是不合理的惧怕高度,一般表现为对高处环境的异常恐惧、焦虑不安,可致自主神经反应,患者为了减轻恐惧、焦虑会主动采取回避行为。
此前有新闻报道过一起相关案例:一名旅客在登机期间,就已经出现脸色发白、双手不停微微颤抖的现象,在飞机关闭舱门,准备滑上跑道起飞时,该男子更是情绪直接失控,精神奔溃。该男子事后也表示非常内疚,但是他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恐高症患者会产生很强的焦虑感,即使知道自己身处安全的环境,依然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这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怕高”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究竟如何区分“恐高”和“怕高”呢?
胖科举个例子,大家就能形象的感受到了。如果站在几十层的高楼窗户边上往下看,你会感到害怕,其实这种感觉是在提醒自己要小心,不要离边缘太近,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份恐惧是合理的。而且一旦离开这种场景,比如说走进了一个房间,坐在沙发上、躺在床上,这种感觉也就会随之消失了。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上讲,怕高是在进化中代代流传下来的自我保护机制。
但如果是躺在高层建筑的床上依然感觉到害怕,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位乘客一样,他明明知道乘坐飞机是安全,自身也非常内疚,但就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其反应已经超出了合理的范围。也就是说,他对于高度的恐惧已经超出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出于本能的反应,那么这就是真正的恐高了。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好奇为什么会出现恐高症这种现象呢?这其实主要是与遗传因素、身体素质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有关。
作为恐惧症的一种,恐高症具有较强的家族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恐高症,那他们的后代也很有可能患病。除此以外,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恐高症的易发人群。此外,自身经历也会对其造成影响,如果一个人有过从高空坠落的经历,或遭受了某件事情的打击,那么他患上“恐高症”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那是不是得了恐高症就是终生伴随,无药可医了呢?
当然不是!恐高症在客观看来是对高度的恐惧,但其中的根本原因还是心理上的障碍。所以,在治疗方法上,医生们多采取认知行为方面的脱敏治疗,以帮助患者摆脱“恐高”对生活的不良影响。
首先就是运动,人体负责控制平衡的要素只有通过运动才能正常运转,所以,坚持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自身体质,还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有效减轻眩晕、腿软的症状。成长期的儿童还可以通过走独木桥、翻跟头、转圈等动作来训练身体的定向能力。
除此之外,治疗“恐高症”的另一种方法就是系统脱敏法,主要分为两种方式:默想脱敏和情境脱敏。默想脱敏就是指在自己心中不断想象恐怖的场景,来增强心理对恐惧的耐受性,直至恐怖反应完全消失为止。比如说上文提到的“玻璃栈桥”,每天都在心中走完一遍玻璃栈桥,时间久了,心理耐受就形成了,恐惧自然也就没有了。
情境脱敏与默想脱敏都是想象,但不同的是,情境脱敏是让患者接受自己的紧张和焦虑,在反复刺激下,让患者意识到“即使产生焦虑,最坏的情况也不会发生”的感觉,直至突破心理上的障碍。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也有了许多高科技的治疗方法,如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来治疗等。实际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对高度都会有一些恐惧。轻微的恐高无需治疗,因为它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保护伞,让大家远离危险的环境。只要不影响正常生活,怕一点高也是可以接受的。
创作团队:中国科学技术馆新媒体团队
审核专家:李献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刘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