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中国科技馆与《科普时报》合作开办的“媒眼看世界”栏目正式亮相,专栏将聚焦媒体信息技术,谈媒体发展,看世界变化。敬请持续关注!
本专栏面向科普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常年征稿(点击“投稿说明”查看详情),征稿邮箱:zhaozheng@cstm.org.cn 。
最近上映的一部电影《误杀》,让“蒙太奇”这样一个专业的电影术语走近了大众的视线。
《误杀》剧中主角李维杰是一个资深影迷,一年观影数千部,借用他的一句话:“如果你看了超过一千部电影,你会发现这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离奇的事”。这样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了维护妻女,用电影里学来的“蒙太奇”手法,和大势力(警察局长)斗智斗勇,在某种程度上大获全胜之后,又因其善良之心最终认罪伏法。
影片巧妙地将蒙太奇的电影技术运用在影片画面中,例如,男主观看泰拳与其妻女和富二代素察搏杀的场景交叉演进,同一时间不同空间,李维杰在看泰拳对抗,妻子和大女儿在和素察对抗,一边是泰拳拳手的击打,一边是素察对妻女的击打,一边拳手倒地,一边素察倒地……而且“拳赛”和“误杀”两个场景镜头时长越来越短,镜头切换越来越快,节奏越来越紧张。这一精彩剧情呈现,正是使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手法。
影片的主情节推进更是依赖“蒙太奇”来偷天换日,以假乱真。
那么,什么是蒙太奇?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中是“剪接”的意思,1920年代,苏联电影制作者提出的“蒙太奇”理论是:把两个镜头剪辑到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三种含义。用爱森斯坦的话说就是“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加和,而是乘积”。
“蒙太奇”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广义的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蒙太奇”作为技巧和思维之存在,有着根深蒂固的人类心理学基础。在蒙太奇效应下,将不同形象与意象元素,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组合、排练与衔接,再通过人们的感知、记忆与联想的渲染,最后在人们的思维与感受上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手法有多种类型且在影视作品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经典之作,诸如,1998年上映的意大利影片《海上钢琴师》,1999年上映的德国影片《罗拉快跑》,2009年上映的国产谍战大片《风声》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巧妙运用了平行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多种蒙太奇手法,增强了剧情的紧迫感、带入感和完整性。
电影《误杀》中男主李维杰将电影中学到的“蒙太奇”剪辑技术用到了现实脱罪中,混淆时间、空间,操纵证人、证言,将独自一人以及一家四口在两日中发生的不同事交织在一起,并通过制造场景的方式强化记忆点,完美地制造了不在场证明。“蒙太奇”这样一种导演用于操纵镜头的手法,被影片男主用于操控人心。
《误杀》,改编自印度的《误杀瞒天记》,原片在2015年上映,豆瓣评分高达8.5分。国产版《误杀》基本保留了原版中的整体情节,只是在结尾部分有改动。恰恰是这一点的改动,使得电影有了更多关于善恶的讨论余地,小人物对抗大势力的较量就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善恶之争了。
一个没有文化、处于社会底层、和青春期女儿关系紧张、甚至看上去唯唯诺诺的父亲,在自己女儿遭受欺辱、妻女误杀了官二代的时候,为了家人上演了一场“瞒天过海”的蒙太奇大戏,却在此过程中利用了自己身边所有的人,甚至引发了暴乱,他能否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好人?
父亲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电影中学到的技艺,给误杀的制造者(妻子和大女儿)以及见证者(小女儿)进行培训,共同逃脱法律制裁,但以此捍卫的正义,又真的是正义吗?
影片男主最后投案自首的情节,会让许多痛恶官二代恶行的观众们觉得难以接受,甚至因此拉低了《误杀》的豆瓣评分,但试想,这个世界如果都是通过“以恶制恶”来达到公平正义,那还是真正的公平吗?
电影主人公巧用“蒙太奇”式的脱罪手法,以一场逻辑严谨的表演展现了小人物智斗恶势力的精彩故事,而他最终的投案自首,则带给我们更多关于“善与恶”的思辨。
(作者:郝倩倩 中国科技馆影视科普中心副主任)
(专栏编辑:赵铮 李竞萌)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0-1-17(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