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13m,8844.43m。这是我国分别于1975年和2005年测出的珠峰“身高”。
2020年,这个数字将被如何刷新,我们拭目以待。
在全球受疫情影响被迫按下诸多“暂停键”的2020年,中国人再次进发珠峰,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4月30日,中国庄严向世界宣布:正式启动2020珠峰高程测量!
5月27日,测量登山队8名队员成功登顶,顺利开展各项峰顶测量工作。
5月28日,测量登山队全体队员安全返回大本营,登顶测量阶段圆满结束。
在为此次登山测量队的成功欢欣鼓舞、倍感自豪的同时,我们也不该忘记那些为测量珠峰拼尽全力的英雄前辈们。
好在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再现提供了多种可能,使我们得以用新的方式和多元视角回望、审视和思考那段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峥嵘岁月。
2019年上映的国产影片《攀登者》就为我们揭开了中国登山队那段尘封的历史。
影片以中国登山队1960年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和1975年再次挑战世界之巅的真实事件为原型,动情演绎两次登山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故事。1960年的那次攀登过程中,三名登山队员为攀上一段近乎直立的峭壁,队长方五洲自愿当人梯帮助队员向上攀爬,而队员曲松林为了踩得更稳,竟然在海拔8000多米、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下脱去鞋袜,赤脚攀登。最终三人成功登顶,但曲松林却永远失去了自己脚趾,落下了终身残疾。
1975年,登山队再次出发,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登山暨科考行动。相较15年前的那次攀登,虽然后勤保障水平和气象预测技术已有显著提升,但登顶依然困难重重。最终,9位中国登山队员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气象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果断抓住难得的窗口期机会,成功登上珠峰峰顶,在那里牢固地竖立起3.51米高的红色金属觇标。
有人不解,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测量珠峰?这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测量珠峰不仅仅是测量它的高度,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条件和风力风速等数据,都将为冰川监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一手数据。和极地一样,珠峰的生态变化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指示剂。
影片《攀登者》展现的是技术、人力、装备等各方面都极端困难条件下,中国攀登者们用血肉之躯,搭设“中国天梯”的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新的时代,勇攀高峰的精神代代延续,只增不减,而我们却有幸因经济、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为攀登者们加持更多的安全筹码和测量精准性。
如今,纯人工的测算方法早已成为历史,现代测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2005年,我国首次采用现代gps测量方法,而今年的登顶测量,则注入了更多的“中国智慧”: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卫星系列扛起空中测量重任,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承担本次测量任务,5g直播技术也首次在珠穆朗玛峰面前亮相。中国力量,彰显不凡!
而这些仪器装备所代表的gnss卫星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让珠峰的“身高”更加精准,同时也能够获得大量宝贵的测绘数据,为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实证依据,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影片受时长所限,无法展现登山测量队攀登珠峰的全貌,只得从登山队员和气象专家这一贯穿电影情节的人物主线大处着墨。但登山队从来都不是孤胆英雄,每一次登顶成功的背后都是无数人的坚持与付出,这其中包括先遣修路队、后勤保障队、医疗救援队、气象观测队、科学研究队等众多后援力量,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被铭记。
攀登珠峰的脚步不会停下,攀登珠峰的意义也在不断被延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成为攀登珠峰的一个新命题。3.38万平方公里的珠峰自然保护区在2004年被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6年列入国家级示范自然保护区,人们对珠峰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让我们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希望。
曾经有人信奉:登山是对大自然的征服。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登山是大自然对自己的接纳。对于大自然,敬畏、尊重、包容、共生,才是永恒的主题。
(作者:赵铮 中国科技馆网络科普部工程师)
(专栏编辑:李竞萌)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0-6-12(第2版)“媒眼看世界”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