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裸地到森林的神话(2)
2012-02-23 11:11:38史军
拓荒第四波——这可不是盆景
在草本植物兴冲冲地拓荒的时候,小灌木们也跟着前后脚到来了。后者虽然在初始阶段相对稀少,但是在草场上显得十分出众,谁让它们的个头要高过小草好多呢。
有些杜鹃花就是这样的先锋小灌木。笔者曾在川西高原一个因为山体滑坡形成的湖边草场上看到,很多低矮的杜鹃花已经聚集到这里,在它们根部积累的枯枝落叶就像一个个天然的花盆。由于杜鹃花枝叶的庇护,这个地方显然要比开阔的草场环境舒适得多——白天不会被阳光暴晒,夜晚气温又不会降得太多,从而保证环境温度的相对稳定。另外,枯枝落叶加上密布其上的苔藓还能蓄积起一部分水分,为种子的保存和幼苗的生长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时,一棵冷杉的幼苗正在这个庇护所里慢慢成长。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是杜鹃花抚育了森林未来的王者。
另外,灌木生长起来后,为鸟类等长途迁徙的动物也提供了落脚点和庇护所,而这些家伙顺便带来的“便便”里没有被消化掉的种子,或者故意藏于此地、作为粮食储备的树籽,就此留了下来,甚至生长起来。
于是,森林出现了。
拓荒第五波——森林是尽头吗?
生长在杜鹃花灌丛中的冷杉终将长高,在温带森林被针叶树覆盖之后,只剩下高耸的红杉和云杉;亚热带森林则由栎树、山毛榉等壳斗科植物当家。似乎一切表演到此都结束了。
实际上,此时此刻,生长于斯的树木都在大量生产种子,这些种子在浓浓树荫遮避的土壤中可以睡上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直到它们头顶的大树因为狂风等意外而倒下,它们才会冒出头,继续父辈们的开拓历程。
那些完成了使命的杜鹃花家族又会去其他地方开拓新的领地。当然,在冷杉和云杉的森林中,像树生杜鹃这样的杜鹃花品种会爬上枝头,享受阳光和高大树木提供的散播种子的优良平台,尽情成长。
在亚热带和热带的森林中,这样的生长关系更是有趣,以蝴蝶兰为代表的不少兰科植物以及凤梨,在树干上开拓出了新的领地。这些家伙依附于树干之上,既免除了林下的阴郁之苦,同时还能让自己的花朵和果实更显眼,吸引来为其传播花粉的昆虫,或者引诱那些馋嘴的、散播种子的小动物,增加自己繁衍后代的机会。当然,这些植物可不是轻易就能长到树上去的,它们的扁平根系可以牢牢抓住树干,叶片可以从潮湿的空气中汲取水分,这样的能力保证了它们开拓出一个空中花园。就这样,一个新的生活群体就此建立了起来。
那些特殊的演替过程
并不是说,所有的土地都会经历从裸地到森林的变化。植物群落可能停止在其中的一个场景,比如在寒冷的北极圈苔原地带,作为主角的地衣可以绵延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地面上覆盖的都是地衣,以驯鹿为代表的动物都是以此为正餐的。
在澳大利亚的季节性森林火灾中,桉树的种子凭借厚厚的外壳能躲过大火的侵袭,在大火过去不久,它们就从土壤里冒头了,很快便占领了由父辈们据守的领地。不过十多年,这里又长起了郁郁葱葱的桉树林。整个过程似乎就是一出桉树的独脚戏。
除了这两种自己跟自己玩的情况,在多类型植被的演替中,也并不都是互帮互助的情形,就像不是所有的草地上都会长出森林一样。在巴拿马被休耕抛荒的林地中,禾本科植物象草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它们凭借强大的根系和能有效阻止其他植物萌发的根系分泌物,就像上面提到的羽扇豆一样当起了“山大王”,使得森林出现的时间被大大推迟了。在植物的演替过程中,更多的其实是这种竞争关系。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