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有机”了吗?
2012-03-07 15:06:34作者:谭玉龙
随着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老百姓本就脆弱的神经日益敏感,各种激素、催熟剂、农药等都让人避之唯恐不及,我们也愈发怀念以前那菜绿瓜红的年代。站在超市中,人们常常不由自主感叹:现在的西红柿不如以前好吃了,用激素催大的鸡不如以前放养的土鸡有营养了。于是,人们更多的时候会停留于“绿色食品”专柜,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买一份“健康”、“营养”。但你是否注意到,还有一些价格更高的蔬菜,拿起来仔细一看,上面标注着“有机”字样。这种价格高昂的“有机食品”,其本质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有机食品对决绿色食品
在我国,大家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已不再陌生。所谓“绿色”,并不是指食品的颜色,而是特指无污染的优质食品。这类食品在种植、生产过程中经过良好处理,被严格要求限量使用甚至是不准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物质。从最上游的原料产地到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以及最后的产品外包装,都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特定要求及规范。
如果你认为“绿色食品”的要求就已经颇为严格,那么,“有机食品”的生产规范和要求则可以称得上是苛刻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绿色食品”只是“有机食品”的一个过渡。
“有机食品”并不是像字面含义那样属于化学的有机无机范畴,而是源于英文的“organic food”,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都属于有机食品。所以,我们看到的有机食品不仅包括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等,还包括相关的调料、糖果等等。
“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相当高,其原料及产品必须来源于有机农业,人们在农作物种植及其生长过程、乃至食品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规范中禁止使用的人工合成物质,像我们非常“痛恨”的化学农药、生产调节剂、防腐剂、添加剂、保鲜剂、色素等等,都被排除在外。
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也造就了有机食品的高价格。在有机农场里,几乎看不到现代科技的影子,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在栽种之前,土壤必须连续3年未施用过违禁物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是有机肥,绝不允许使用催熟物质,所以果实的采摘周期相对也要长一些。与之相呼应的,则是一个很原始的产量,比起普通种植方法,有机生产方式的食品产量较低;因为像除草剂之类的化学物质被禁止使用,所以有机农作物只能采用人工除草的方式,这在无形中增大了人力成本。饲养的牲畜们,同样享受着“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吃着有机饲料,在“广阔”的天地中任意奔走,而不是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也不使用人工合成生长激素。这些因素叠加起来使得市场上的“有机食品”少而贵。
花钱买营养?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基本上搞明白了“有机食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也能理解为何其价格如此昂贵。但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些并不是人们最关心的,就如同范伟在小品里说的:我不关心我是怎么来的,我只关心我到哪里去。同样的,我们不关心有机食品是怎么来的,我们更关心花了大价钱买回来的“有机食品”是不是更营养?
自问世以来,“有机食品”就伴随着“更营养”、“更健康”的修饰语,事实上,针对这些描述语所引发的争论也一直非常激烈。支持者认为这种原始耕作方式产生的食品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自然更有营养,而采用现代方式生产出的食品,必定会有农药残留,即使在安全标准内但积少成多,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机食品”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反对者则认为,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表明有机食品比非有机食品更安全,而且有机食品产量低,费用高。
那么我们的花费是不是真的物有所值呢?
2009年9月,《美国临床营养杂志》刊登了一篇论文,英国食品标准局委托伦敦卫生与热带医药学院针对“有机食品”是否更营养进行了系统研究与统计。研究人员对过去50多年几千种食品营养价值做了比较,他们仔细对照分析了有机方式与传统方式生产的食品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大多数营养成分(11种中的8种)的含量在有机方式与传统方式生产的食品中没有差异,氮、磷和可滴定酸则各有所长,但这些区别十分微小。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些差别并不能证明谁比谁更有营养,对公共健康没有实际意义。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有机方式与传统方式生产的食物,其营养成分稍有区别,但那可能无关乎任何公共健康。我们的回顾表明,尚没有证据支持依据营养优势首先选择有机食品,而非以现代方式生产的食品。”该项研究的最终结论就是:有机食品和传统食品在营养方面没有差异,目前为止,尚没有确凿证据能证明有机食品比传统食品要健康和安全。
至于农药残留问题,因为相关的法律法规已经对杀虫剂的种类与用量都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与限制,只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正确的操作与使用,就是安全的,因此不必担心农药残留会造成什么不良影响。而且,即使“有机食品”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农药,也无法完全避免受到特定地区的空气、土壤或水中农药残留等的影响,因此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产品完全不残留农药。
对于很多人说的“有机食品”味道更好,也是因人而异,毕竟对同一种食品,每个人的口味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官体验。
看上去很美
对于“有机食品”的营养、安全与健康等问题,争论必将持续,我们不妨抛开这些研究结论,看看“有机食品”在我国的规范及发展情状。
以有机蔬菜为例。在种植之前,相关部门就要对种植环境进行实地检测,像土壤、水质、空气等都要合乎规定。别小看这些规定,条件近乎苛刻:周边是否建有工厂,水质是否受到污染,空气是否达标,像机动车,就不能出现在植物旁边,汽车尾气会影响有机蔬菜的呼吸作用。光现场检查合格还不行,还要考察“祖宗八代”,如果以前这里种植过非有机蔬菜,要进行3年的转换种植,并且经过连续3年检测达标才有机会进行有机蔬菜的种植。这块地上种出来的蔬菜才算是有机食品,才能使用有机食品标签,而且是出多少产品,就发多少标签,不能多。这个证书的有效期限只是一年。一年后,还需要重新进行相关认证。
可见,如此苛刻的条件,在中国恐怕并不容易达到。而且有可能藏有猫腻的是认证机构。我国可以认证有机产品的机构有27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每一年都会对有机食品的认证机构进行监察、考核,但这些认证机构的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仅仅是业务不过关还可以加强学习培训,但实际上,认证机构既需要严格对认证企业把关,又需要靠这些进行认证的企业缴纳的认证费来养活自己,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从而导致一些认证机构唯利是图,给不合乎标准的企业颁发认证书。
其实,从世界范围来看,“有机食品”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也不是一个稀罕事物。早在20世纪20年代,有机食品概念便已出现。经过多年的发展,在2010年的第29届科隆国际食品展上,德国首次设立有机食品专业展区,这标志着有机食品在德国已经逐步形成规模。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机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德国对于有机食品的管理有着一整套成熟的规范,比如德国成立了专门的有机农业组织联合体,负责制定行业标准,监管各个环节;有机农业检测由独立的监测机构执行,政府对监测机构进行批准和管理。反观我们国家,在很多细节问题上,只是学到了一些皮毛,并没有深入领会到其中的精髓。
“有机食品”出现的本质是立足于生态和环境,真正意义在于保护环境,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完全不是我们现在争论和关注的食品安全的角度。有机作物不使用农药和化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立足点在于怎样使农业进行可持续发展,比如国外允许使用波尔多液防治病虫害,其中含有重金属离子——铜离子,为减小对环境危害,国外对波尔多液的溶液浓度、施用面积、施用计量,甚至未来几年的施用量都有严格规定。但到了我国,却没有认真研究这些细节问题,导致在有机食品的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混乱局面。“有机食品”甚至变成了一种概念被大肆炒作、追捧。另外,有机食品的低产量和高费用也使其性价比不高,至少在我国的现阶段,它还仅是一种“贵族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