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与禁忌-凯发k8官方首页

./t20130313_323894_taonews.html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年节与禁忌

2013-03-13 20:01:18

年节与禁忌

作者:万建中

禁忌自古至今无时不有,东西南北无所不在,它是一种历史悠久且极其复杂的民间社会文化现象,尤其是当一些远古的宗教禁忌世俗化为生活习惯之后,更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人们还在不断地制造禁忌,以求通过自我的言行限制,来达到祈福避邪的目的。总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受到这样或那样的一些禁忌的约束。既然你的一生都挣脱不了禁忌,那么,你该有兴趣了解禁忌的真相和知识。请随我来吧!

中国很早就进入农业社会,稻作生产依赖于自然气候,因此对季节时间有更细密的要求。我们也可以说稻作生产的节奏就是我国民众的生活节奏,稻作生产的时令要求促成民众对时间的特别关注,那些处于季节和物候转换时期的时间便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神圣的时间主要指年节,当然是不平常的时间,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时间,故而皆需采取一些防范的措施。古代节日都有所禁忌,当我们对这些现象进行探索时就会发现,古代大部分节日都是单日,尤其是单月单日,如一月一日元旦、三月三日上巳节、五月五日端阳节、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但中国人认为双月双日、成双成对为吉利。为何节日大多是单月单日呢?如果仔细考究,这些所谓节日并不像后世演化的那么欢天喜地并称之为“佳节良辰”,而都是些极其不吉利的日子,各有所禁忌,非“凶”即“恶”。

 

春节禁忌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的节日,其隆重程度远远超过了西方的圣诞节。汉族民间常把春节叫作“年”,“年”原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早在西周的时候就出现了一年一度的欢庆农业丰收的活动,后人承袭周代的习俗,为了庆祝丰收和迎接新的一年的生产,也就在“立春”前后的农历正月初一欢聚在一起“过年”了。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专门在大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这两天出来吃人。“年”凶猛异常,任何野兽都敌不过它,许多神仙也拿它毫无办法,只好让它残害百姓。人们为了躲避“年”,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正月初一也不上街,躲在家中。等躲过这两天,“年”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互相见面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有被“年”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放松了警惕,就在这年的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吃光了,只有一户挂红布门帘的结婚人家平安无事,还有一家灶膛里正烧火的人家也没伤人。另有一家,几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玩儿,半空中响起噼噼啪啪声,“年”被吓跑了。由此人们知道“年”怕红、怕光、怕响声,后来等到年三十、初一时,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衣服、挂彩灯、敲锣鼓、放鞭炮,这样“年”就不敢再来了。

春节禁忌,一是源于这种对年的特殊认识,一是由于人们对“开始”的重视,人们认为春节这一天预兆着全年的吉凶祸福,因而禁忌极多,集中体现了人们趋吉避凶、祈求丰收的心理要求。《清嘉录》说:“元旦,俗忌扫地、乞火、汲水并针剪,又禁倾秽粪。”祭扫地、倒垃圾是防止走了财气;忌动刀剪针线,是怕遭凶祸。民间风俗,这一天妇女不能出门拜年和回娘家,小孩不准哭,所有的人都不许说不吉利的话。据《帝京景物略》载,初一五更时不能躺在床上打喷嚏,如实在憋不住,必须赶快爬起来穿上衣服,倘若来不及就已经在床上打了喷嚏,将会一年多病;不能躺在床上聊天;门外有人叫唤不可答应,因为此日清晨在门外呼喊俗谓“呼鬼”。起床后要向长辈、亲友、邻居恭贺新年,说话要讨吉利,忌讳说“丧”、“终”、“病”、“穷”、“触霉头”等字眼。

隋唐以后,春节娱乐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过春节的时间也延长了,同时还产生了许多有趣的过新年的禁忌习俗。《邯郸县志》载:“元旦拜祖先父母讫,即拜阖族亲友,凡相识俱到门致声。五服之内,面见拜礼,毕在本日。”这种全族而拜的风俗全国各地大致相同,元旦晨起,祭过天地祖宗,同族拜年,互道新年之喜。《燕京岁时记》云:“亲者登堂,疏者投刺而已,貂裘蟒服,道路纷驰,真有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之盛!”但出门时忌讳碰到和尚、尼姑、寡妇等人,因为“初一遇和尚,穷得精当光”,“碰到尼姑,逢赌必输”,“新年遇寡妇,必定做鳏夫”。拜年时也切忌在别人床头贺拜,因为只有病人才卧床不起,受拜于床前,大不吉利。《怀宁县志》云:“小孩如到人家,必须要赠给小孩饴糖果品类食物,不能让空返,此谓之‘赐福’。元旦日不能以生米蒸饭为炊,所用食品皆须除夕前做好的熟食品。并且不倒水于地,不洒扫庭除。”《武进县志》也记载元旦不扫地,如一定要扫,也不能向外扫,必须向内扫,恐怕把如愿(吉鬼)扫出去。而《永平府志》又记载当地元旦风俗户前要置水,认为水能消灾,并插芝蔴秆以祈门户清洁,诸福并臻。此外各地为了求福祈祥,这天不能吃开水淘饭,也不能用汤淘饭,否则不但出门必雨,而且注定一年里只有吃稀饭的“穷命”;还不准用锋利的器物,否则会断绝财路仕途,甚至断子绝孙,所以人们往往大年三十就把刀剪等利器藏了起来,以免初一一时疏忽,触犯了禁忌。

在南方一些地区,民间流传着“井妈照镜”的说法。相传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井妈梳妆打扮的日子。人们以一天为一日,而井妈却是以一年为一日,初一这天就是她的清晨了,所以每逢初一,井水是禁止汲用的。因为井里的水面就是井妈的镜子,如果搅动了水面,井妈当然无镜可照,必然生气,在这一年里就不会施恩赐福给这家人。

大年初一忌见血迹,见到血迹,主人必定会遭到不祥。古籍中记载了不少对血的禁忌的事情。干宝《搜神记》说:有一个名叫刘宠的人,经常在夜里发现自己的门前有血,时隔不久,果然真的被人杀害了。《史记•夏本纪》说:夏朝的皇帝武乙暴戾无道,用皮革口袋盛满血液,挂起来用箭射它,后来武乙出去打猎,被雷电劈死。这样看来,典籍所见,武乙为第一个触犯血的禁忌而遭惩罚的人。《中华全国风俗志》更直接地记载了这一几乎是流行全国各地的习俗:“除夕,院内竖桅杆,上悬灯笼,谓之天灯。相传昔有九头恶鸟,为二郎神杨戬斩去一头,常年滴血。每至除夕,即出而飞鸣,其血滴于谁家院内,其家必遭祸事。”杀生必见血,这一禁忌仍是警诫人们春节期间应禁止杀生。

在除夕,各地可以杀羊,悬羊头于门,还要“磔鸡”(磔,即肢解而杀),攘除恶气。但一到新年元旦,就决不能再杀鸡了。《荆楚岁时记》记载:每逢元旦,在纸帖上画一只鸡,贴于门上,把索苇悬于画鸡之上,桃符树立于纸帖两旁,各种鬼都会害怕,鸡变得同门神一样重要。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正月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狗日、三日为猪日、四日为羊日、五日为牛日、六日为马日、七日为人日,这些家畜、家禽和人们一同步入新年。

前面说到,大年初一不仅不能杀鸡,也禁忌宰杀一切生灵,中国人是崇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为人准则的,要想自己财源茂盛、寿比南山,那么在新年初一就绝对不能干伤天害理的事,不能杀生。不但不能杀生,还要放生,以积阴德,因此民间又有初一须放生的习俗。

 

除夕禁忌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的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所以又叫除岁。在年节里,除夕是去旧迎新的时候。古代人很迷信,尤其惧怕疫疠与恶鬼,在年终到来时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趋疫疠、除恶鬼,故而把这一夜称为除夕。

古人认为物老则成精,王充《论衡•订鬼》篇就说:“鬼者,老物精也。”而时间到了一个单位的终极,也会同样有祸祟的,所以禁忌繁多。“夏历十二月三十日为除夕,乡民以为是日上界诸神下降,故隆重祭祀,敬鬼神,且禁忌繁多,如忌言鬼、死、杀等不吉字眼,忌打碎碗碟,忌恶声谩语,忌随地便溺及泼污水、灯油于地等。”“除夕打破碗盏,次年必遭凶事”;“除夕将灯油泼地,家中必多疾病,或有不利之事”;“是夜忌犬吠,谚云:年夜狗弗叫,来年疾病少”……

当然,对于除夕群出活动的百鬼也并非只有消极的防卫,尚有主动出击的巫术作为后续手段,这便是以驱疫逐鬼为目的的祓除活动和大傩。譬如东晋时期,京城建康每年腊月三十举行傩礼,趋疫者“结党连群,通夜达晓,家至门到,责其送迎”。此外,尚有一些其他的禳解手段。这天晚上,人们习惯在门口放一根棍,放这根棍据说有两种意义:一是堵元宝,不让财神、福神往外跑;一是防野鬼魔怪,不让它们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进入家门。这根棍要在门口一直放到正月十五,否则便会“野鬼进门财神出,不卖人口卖房屋”。

除夕宴是一年中最为丰盛的餐饮,俗谓“年夜饭”。瓜果毕至,鱼肉咸集,举家团坐,饮酒辞岁。就餐前须要祭祀祖先,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进餐时,忌讳别人打扰,这叫“踩年饭”,会使全家不得安宁。

除夕守岁风习由来已久。据周处《风土记》载:“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这天晚上,全家欢聚一堂,围炉而坐,叙旧话新,畅谈美好的祝愿,寄希望于新的一年,因而通宵不眠。关于守岁的由来,浙江舟山群岛、宁波、浙东一带有“守岁不眠饮酒以除恶魔”的传说。千百年来,恶魔当然不会再降人间,但是守岁和人人喜欢的饮“除夕酒”的风俗却一直流传至今。要达到防恶魔作祟的目的,还需遵守一些禁忌:守岁时,禁忌大声喧哗,以免惊醒恶魔;禁忌照镜子,以免见恶魔;禁忌将油灯泼地,倘若油味冲淡了酒味,恶魔便会醒来……近年来,守岁的重要特征是点灯度夜,一直到黎明,与恶魔禁忌已没有任何瓜葛了。

“人们崇奉岁时,以各种自我限制甚至是自我惩治方式来讨好岁时,虔诚岁时,其目的并不在那些禁制本身,而是通过这一系列禁忌的实现来达到祈求好运、攘除灾祸的目的。”禁忌是节日文化的一种重要表征,它使节日变得神圣,强化和维系着节日与平日时间的界限,时刻提醒人们不能随便模糊和逾越这种界限,并使人们的节日心态和节日情绪真正得到宣泄。

上一篇:扑克牌的故事
下一篇:你为何害怕?
©2011-2020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