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明清古街的前尘往事
2016-03-30 10:07:30河口明清古街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古镇北部,是河口古镇最重要的中心街区,也是江西保存最完整、最长的古街。它是我国明清时期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典型代表。
往昔荣光
河口明清古街,当地人叫临河大街,其全称是“铅山县河口镇临河古街道”,作为明清时期我国纸、茶贸易中心和制茶、造纸中心,及闽、浙、皖、赣等地百货集散地,人们将其与当时九省通衢的汉口相比,有“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尽的河口”之说。
徜徉于古街上,可以遥想当年的街容街貌。街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成,中间横铺,两侧纵墁。这些纵横铺就的青、麻石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辙。过去,有一种箍着铁箍的独木轮手推车,叫“花车”,车上载满货物常年穿行其上,在石质街面碾过。这道道斑驳的辙痕,录下了当年独轮花车的吱呀碎响,刻印着街市熙来攘往的热闹,述说着古镇市肆往昔的荣光。
抬头四望,临河大街上,原本沿街开设的商店和铺面额枋上,老字号的印记虽历经沧桑,仍清晰可辨。这些历史陈迹让人感受着古街当年的热闹繁华。清乾隆时期著名诗人、戏曲家蒋士铨曾经这样描述过河口市肆:“舟车驰百货,茶楮(茶和纸)走群商。扰扰三更梦,嘻嘻一市狂。”
在山陕会馆、徽宁会馆等旧时商业会馆旧址寻访,住在会馆里的当地老居民会说,以前,山西、安徽、浙江等地很多茶商都因经营铅山茶而成了晋商、徽商、湖商中的大商贾。明《铅山乡土志》描述:“河红(茶)繁盛之时,商家买办,每年数百万金。”明清时期,铅山有西、北、东3条茶路外销。最为典型的是晋商开辟的茶路。明代万历年间,晋商把武夷山和上饶邻近诸省所产之茶,人挑、水运、车载、马驮,汇集河口,加工后装船外运。这条以河口镇为起点、纵贯我国南北和欧亚大陆的茶路逐渐形成。这是一条堪与唐代丝绸之路媲美的国际商路——“晋商开辟的河口茶路,先信江篷船水运,从湖口到达武汉,溯汉水出襄樊,溯唐白河到河南赊店。至此,全长1500余千米的漫长水路才走完,再由赊店改用骡马驮运和马车运输,在豫西大地上迤逦北行,直抵黄河南岸的孟津渡口,转洛阳,又经西安、兰州,运往西北”。
每年初春,浙、皖等茶叶代理商纷纷来到河口迎接晋商,在这里签订一年的茶叶贸易。
山西客商因巨额银钱携带不便,还在河口设立了山西票号,以利商汇。清乾隆时期,河口从事茶叶加工者有3万之多,武夷山区及浙江和安徽的茶,均经河口加工包装外销。
“未成绿竹取为丝,三伐还须九洗之。煮罢楻锅舂野礁,方才盼到下槽时。双竿入水揽纷纭,渣滓清虚两不分。掬水捞云云在手,一帘波荡一层云。”这是清代诗人描写铅山手工造纸的《竹枝词》。明万历《铅书》记载:“铅山唯纸利天下。”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元代时,铅山纸就已名扬天下。明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论及元代纸品,称铅山连史纸为“妍妙辉光,皆世称也”的精品。“铅山连史”为我国品质最好的纸,被誉为“千年寿纸”。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也对铅山纸做了专项说明,并给予很高的评价。
铅山,因造纸业历史悠久、工艺领先、品种齐全而成为手工造纸时代全国产量最大的县。
因河而兴
铅山地处赣、闽结合部,山水相连如唇齿相依,自古是中原入闽商旅必经之路。武夷山是赣、闽之间的界山和分水岭,这条蜿蜒曲折的华东第一高峰黄岗山所在的武夷山脉,将中原来的文明通道拦腰切断。历朝历代,经劳动人民披荆斩棘、开山劈石,慢慢形成了从江西进入福建的“八闽孔道”——鹅湖古道。鹅湖古道是中原人入闽和八闽通京大道,是中原移民南迁的中转站,也是商旅出海至南洋诸岛乃至世界各地的中转站,更是闽、赣两地通商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它起于江西铅山河口镇,终于福建武夷山市(崇安),靠人工劈斫而成、人踩畜踏而通。在宋以后的漫长岁月里,这条路成为东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的交通咽喉,并成就了古镇河口作为以纸、茶为主的商贸集散中心和国际茶叶贸易中心的显赫名望。
作为历史上的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河口古镇商业的繁荣是由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的。在水运交通时代,位于信江河畔的河口古镇,因贯通闽江水系、钱塘江水系、鄱阳湖水系和长江,而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商业重镇。
河口成镇于唐代,当时铅山(铜)场炼出的铜,就是从这里运到设在饶州(鄱阳县)的官营造币中心永平监铸铜钱的。北宋时因商品交换日益增多而被称为“沙湾市”。明代,因纸、茶等商品集散不断扩大而日趋繁荣,改称为“河口”。到了清朝康乾时期,河口进入鼎盛时期,周边各地货物集散于此,而成了商贾云集的“通衢”之地。清代乾隆年间,河口各路商铺有2000多家,沿江10多处码头泊船达数千艘,舟船如蚁,帆樯蔽江,常有船到3日不能靠码头卸货。清乾隆八年(1743年)编纂的《铅山县志》载:“河口之盛,由来久矣。货聚八闽川广,语杂两浙淮扬。”
当时的河口茶行林立,全国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许多茶商就在河口收购茶叶,不再前进。不仅如此,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遥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茶叶。其中的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出口)之华茶”。河红茶曾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它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西人“能品一盏,竟不问价”。
街巷建制
河口古街临信江东西走向,街宽6米,长2500米,由东端的一堡街、二堡街、棋盘街、三堡街和西端的半边街组成。在二堡尾三堡头之间的棋盘街,街面更为宽广。从一堡到三堡两侧尚存店屋500多家。这些店屋南北相向,均为两层砖木结构,连续多进,进深达数十米;临街头进为门市铺面,里进依次为客厅、居室、库房、作坊等,二楼为居室、账房、绣房等。房屋之间为砌筑山墙(俗称封火墙),两屋封火墙之间有1米多宽的通道,将房屋分隔开来。
旧时河口有“九弄十三街”的说法。这里的“九”和“十三”皆为虚数,喻街弄之多。这些街弄均分布在东西2500米长的临河大街以南,或纵或横,因地形而随宜变通,自然地舒展铺排开来,或长或短,街面宽5~6米,弄面宽4~5米;街弄两边的店屋结构和布局与临河大街相同。临河大街是以纸号、茶庄、客栈、银楼、钱庄、药店等为主的综合性大街。其他街弄所经营的“物什”各不相同,各有主营特色,是临河大街的副街。比如,火爆街专营烟花爆竹,人过戴家弄不吃烧饼不回家。
临河大街及其众多副街的街市规模、格局和古建筑遗存,见证了当时河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历史;同时,它又是我国宋代以后古代城市建设中“街巷制”的典型。因为它一改唐代以前那种“里坊”(居民区)与“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里坊制”,集商店、作坊、旅舍和民居于一街。这种“街巷制”的城市建设格局,说明了宋代以来铅山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然使河口逐步形成中国东南的一处贸易中心。
建筑特色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到铅山河口考察古代城镇建设的学者和到古镇写生的画家,都对明清古街的格局和风格赞叹不已。曾任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吴光祖认为,河口明清古街建筑具有我国江南古镇的典型性,折射着作为以水运为主的交通时代江南古城镇的发展史。
河口古镇临河大街及其众多副街现存的1000多栋古建筑,无一不体现了我国江南建筑文化独特的布局方式。它不但以规模宏大取胜,还以布局紧凑、装饰华美和用料精良见长。这些古宅外观简朴,采用清水砖墙或粉白高墙将全宅封闭。正立面上唯一重点装饰的地方是大门,门罩多用木雕拼镶,或用磨砖雕镂、石料琢刻成柱,枋、斗拱、檐椽等仿木构件装配之。宅内月梁、梁头、叉手、替木、斗拱等均有精美雕饰,其装饰与结构融为一体。室内则用各种隔断自由灵活地分切空间。
位于二堡街和郑家街口的药店——“金利合”,砖石结构,面宽三间,上下两层。上下层共有石柱8根,柱面镌刻联语,宣扬其经营项目和宗旨。青石额匾“金利合”嵌入二层正中,边框镂雕;上方又嵌一直径约3尺的圆形镂雕,是店徽。无论联语还是匾文,都以真金贴饰,甚是辉煌。整个立面雕饰繁复,均是象征健康长寿的人物和动植物图案。毗邻其左右的店面均为砖木结构,且以红色暖调油漆为主;此处却别开生面地以青砖青石之本色衬托金漆大字,显得格外醒目。加之石雕精细,书法老到,颇具富贵之气。
“金利合”东邻的“陈隆兴”布号,则以木构为主。其铺面装素木板门,可完全卸下,店堂敞开;正立面二层临街挑出楼廊式阳台;栏杆、枋梁、花板等所有木构件上都有很精致的雕饰;一进、二进装置斗光采光,两进的二楼形成回廊式楼道。这座砖木结构建筑内外的精美雕饰与结构的结合都很巧妙。
临河大街及“九弄十三街”的店屋和居宅,栉比鳞次,没有繁缛排场、拘谨的格局,布局自由,既自有天地,又四通八达。这就是所谓的“井邑之宅”。这种居宅注重街道和邻里关系的处理。过去,人们常以千家万户之屋脊类比自然山峦的“龙”,寓邻里关系于龙脉之中。即使是在今天,只要你漫步于临河大街和残存的九弄十三街中,视线中便会出现屈曲、含蓄而有情调的传统审美观的折射之光。
每个地方的古建筑都有“法式”特征。河口古镇亦不例外。这里街道建筑的法式以“赣东北地方手法”为主,又融有周边“官式手法”。来此考察古建的专家都说,这里的店屋、民居融洽了赣、皖、闽、浙等地的风格,而又自成体系。
古街风貌
“门傍信江水,窗含九狮山。”这是说河口古镇街区的风貌。临河大街的店屋是一栋紧靠一栋,从东向西,连续建造,间或幽深的弄堂。北侧弄堂往北,通向信江。南侧弄堂往南,通往九弄十三街及其他街弄。信江边上筑有大的码头10多处,还有便利居民浣衣、洗菜、汲水的小码头数十处。大型码头采用巨大青、麻石砌筑,或呈半圆形,或呈长方形,或呈梯形。其中,“官埠头”建于明代,是当时官船专门停泊的码头。由此上得岸来,便是“同知衙门”。当然,其他各码头客船、货船“绕岸皆是”。有的码埠头上立着碑刻文告。“官埠头”现存一通青石“禁碑”,立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虽风化剥蚀严重,仍能辨认出“一切货物上下,不得擅自挽夺,客商行李应归□夫挑送”等字样。由此不难想象当年码埠上争先恐后、货物“吞吐”不已的景况。
临河大街北侧,即背向信江的店屋,它们的后进多建筑在地形陡峭的江岸上。这些临河房屋依自然地形以为房基,或凭空挑出,或以石柱、木柱支起,高筑临水楼台,俗称“吊脚楼”。于是,长而曲折的甬路蹬道和踏步坡、临水的门洞、幽深的弄堂、大大小小的埠头、从垂直坡面石缝中挣扎而出的灌木藤条,无不增添了江岸的活泼。临河而居的人们在高高的吊脚楼上凭栏远眺,可一览“舟辑夜泊,绕岸灯辉,市井晨炊,沿江雾布”的商埠胜景。
从雄峙信江北岸的九狮山巅俯瞰河口,但见临江古镇呈一巨大弧形,似关帝遗下的“青龙偃月刀”。一堡头的东侧,是信江和铅山河汇合滚滚东来的狮江河水(信江与铅山河汇合后,在铅山境内称狮江),为古镇“入水口”。一堡头东偏南,长堤绵亘,岸柳成荫,临岸看三江天光水色,谓之“天门开”。临河大街对岸,江水紧咬着九狮山峭壁,滔滔西去。九狮主峰下“龙门第一关”摩崖镌刻的5个擘窠大字,令人仰之弥高。而屹立在西边大航渡对岸深潭悬崖之上的水尾亭下,为河口镇之“出水口”,其势其状无不给人以“扼住关口,镇住灵气”的气象,风水学上称此为“地户闭”。入水口、出水口,岸柳、寺亭、崖刻等诸多景象,既是古街的秀色,又壮古街的伟岸。
还有一条叫作“惠济渠”、弯弯曲曲穿城而过的内河,它在二堡中段汇入信江这条人工挖成的城中河上原本架设了大小不同的石梁桥30多座,现存10多座。城中之河、石梁桥、两岸民居建筑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这让河口古镇既可将人包容于大街舟车店肆的喧腾氛围中,又能让人领略小桥流水的雅致情调,也为古镇平添了几分温婉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