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的百科知识
2017-07-06 00:44:00我国每年超20万儿童意外死亡
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超过20万,平均每天有540多个儿童意外死亡,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数量的三分之一。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副理事长陈秀榕说,近年来,溺水、火灾、交通、意外伤害等儿童安全事故急剧增多,这与我国在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宣传教育上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汉朝发“老年证”
汉朝重视养老问题,推行了一套特殊的优惠政策与相对完备的制度。孤寡老人到市场上做买卖,规定免缴纳租税。此外,还发放“老年证”,是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鸠杖又叫“王杖”,是帝王赐予老人使用的拐棍,是一种特殊权利的象征。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开了汉朝“赐杖”的先河。到唐朝,唐律规定父母在世时,子孙不能出远门,不能分家,不能存私房钱,否则要被治罪。唐代甚至还有“精神养老”一说。当时,流行一个名词叫“色养”。所谓色养,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新郎官”原是公务员
如今,“新郎官”是指刚刚结婚的男子。但在古代,“新郎官”却是指新科进士,类似于现在刚刚录取的“公务员”。“郎”在古代是指年轻的男子,从汉朝开始,“郎”还成了一般官员的代名词。到了唐代,六品以下的官员统称为“郎”,身居“郎”职的人称“郎君”或“郎官”。实行科举考试后,男子中了进士,就有了做官的资格,新录取的进士还往往被分配到中央官署里任校书郎等“郎”职。所以,人们把新科进士称为“新郎官”。
巴黎人喜旧厌新
巴黎少高楼,因为摩天大楼是现代文明产物,而巴黎很旧。如今的巴黎出自奥斯曼男爵之手。1852~1870年,奥斯曼男爵重新规划了巴黎:加宽道路,拆了2万座房屋,新建9万座房屋,重建林荫大道、下水道系统、桥梁、歌剧院系统。巴黎人不怕旧,甚至还抵制新。20世纪到来的前夜,民众为世博会馆大皇宫、小皇宫的建造议论纷纷,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宫殿的建造打算以石料为主,钢铁玻璃为辅,这就让巴黎人觉得“过于现代”了。巴黎人很享受他们的20世纪、19世纪甚至18世纪,愿意在各个时代的交相辉映里过日子——这意味着破旧的老地铁、摇摆的老楼梯,也意味着那些几百年的新古典主义雕塑以及卢浮宫那些日日夜夜向数百岁数千岁迈进的画作。
“傻瓜”原指“实干派”
现代人把生活中那些愚笨的人称为“傻瓜”,这个称谓带有明显的贬义。而在中国古代,“傻瓜”却是一个明正言顺的褒义词,夸赞的是那些不尚空谈、务实肯干的老实人,且与水果中的瓜类没有任何关系。据考证,在中国古代,秦岭地区有一个地方名叫“瓜洲”,那里住的部族名叫“瓜子族”。瓜子族统姓姜,这些姜姓人民风淳朴,为人正直、诚实,最恨那些华而不实、弄虚作假的人或行为。外地人但凡有重活、累活都愿意找瓜子族来帮忙,因为他们在做工过程中不会偷懒,不仅吃苦耐劳、任劳任怨,而且还不挑吃不挑喝,索要的报酬也很低。外族人见瓜子族人不声不响地闷头干活,便误以为他们这些人愚
笨呆傻,于是背后称瓜子族人为“瓜子”,意指“瓜子族的子民”。因这缘故,后世便称瓜子族人为“傻瓜”,并一直沿用至今。所不同的是,“傻瓜”一词的词义发生了逆转:过去指“傻得可爱”,现在指“笨得可笑”。现今,甘肃、四川等地区还习惯上把不聪明的人、愚蠢的人称为“瓜子”“瓜娃子”。“傻瓜”一词也是中国汉字在发展传承过程中,不断演化、创新的一个例证。
日本女性为何不愿工作?
韩国选出了历史上首位女总统后,日本媒体就“日本为何没有女首相”展开调查,引发了人们对日本女性为何不愿工作这一现象的关注。研究报告显示,70%的日本妇女在生完第一个孩子后就离开工作岗位。日本政府公布的调查显示,51.6%的受访日本人支持“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除了这一文化传统,日本女性不愿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社会保险体系特别的“配偶特别扣除”制度。丈夫如果有正式工作,妻子年收入超103万日元(约合5.7万元人民币),不仅收入本身将被课税,丈夫工资中的“配偶补贴”也会被取消,其结果是家庭总收入不增反减。日本老人很少介入孙辈抚养也是造成女性就业率低的原因。此外,经济减速也增加了日本女性就业难度。
“旁门左道”是指什么“门”?什么“道”?
“旁门”是指小门、侧门,“左”具有邪、偏的意思,左道就是偏斜之道,这与古代尚右的习俗有关。古人讲究奇正相辅,以右为正,以左为奇,旁门和左道的意思刚好相近,故而成为一个习语。“旁门左道”是指非正统的学术流派或宗教流派,也泛指不正当的方法和途径。在封建社会,“旁门左道”多用以指未经官府认可的巫蛊、方术等。由此可以看出,凡是正统思想不能容忍的东西,皆被视作旁门左道。如偏离传统仁义道德的思想,以及崇拜鬼神、相信巫术等行为是旁门左道。历代统治者对于旁门左道深恶痛绝,历史上屡屡出现的巫蛊事件便是明证。有时统治者为了打压威胁其统治的新思想、新方法,也将其冠以“旁门左道”之名。
英国人像绣花一样修路
到过英国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英国人像绣花一样认真地修建每一条公路。如今的英国,公路已经成为连接大小城镇的纽带。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到苏格兰、北威尔士的偏僻山村;从城市间、城市中的主要干线到延伸至每一座楼房、农舍前的小路,公路把所有家庭、社区都联系了起来。在英国,开车出门只要带上地图或导航仪就不怕迷路。在英国,经常能看到公路施工,尤其是一些距离并不长的公路新建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正所谓慢工出细活,英国人建设每一条路都不敢有半点马虎,并且会不断改进、维护。公路上的各种交通标志清晰明确,一目了然,只要有路,哪怕是在深山老林中,交通标志都与城市里一样,绝不会因人迹罕至而有些许“怠慢”。而且,公路在设计上也花了很多心思。高速公路上,平直的路段比较少,弯路比较多,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直行路线过长,造成司机视觉疲劳。在一些路段,司机会突然感觉车胎与路面摩擦,发出异样的声响,这是因为路面材料有意设计得比较粗糙造成的,而且路面颜色也被涂成了浅绿色,这样是为了提醒那些在平直路段上行驶的司机注意安全,不要走神。由于英国多雨,为了提高道路的排水功能,建设时会根据道路的弯度和行驶方向,让路面稍有倾斜,从而大大提升了行驶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