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学习障碍”当成愚笨
2013-06-24 19:38:38别把“学习障碍”当成愚笨
□文/ 本刊记者张昕
医学指导/ 刘盈
“书架上有31 本书,借走了9 本,还剩几本书?”“13-9=4”,晶晶写到。看着女儿又把31看成13,一旁的妈妈提醒道:“晶晶,要多看几遍题目啊。”晶晶有点委屈:“妈妈,我都看了三遍了!”上小学后,晶晶常常犯类似的低级错误。比如,“81 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18?”晶晶会填“等于”。拼音课上,她也分不清“p”和“q”……对于晶晶的“粗心大意”,她的妈妈真是有些无可奈何了。
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出现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盈告诉记者,在3~13 岁儿童中,有10%~30%的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现象,这并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而是儿童大脑发育过程中某些功能不协调所致。“人之所以具备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这是建立在人体的各部分器官与外界接触后,有关感觉信息被传输至大脑,并得以有机的整合这一基础上的,当这一系统由于发育或其他原因不能正常运转时,就会出现上述行为问题。这种发生在儿童时期,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统合的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尽管这些孩子有正常或超常的智商,但由于大脑无法正常有效地工作, 无疑会造成学习和交往的障碍,
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和运动的完成。
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的几个特征
儿童出现感觉统合失调会有什么表现呢?
1.视觉感不良:表现是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流利地阅读。写字时偏旁部首常颠倒,甚至不愿认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等。
2.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3.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不能像其孩子那样会翻滚、游泳、走平衡木、骑车、跳绳和拍球等。
4. 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坐立懒散,方向、距离感欠缺,手脚笨拙等。
5.前庭平衡功能失常: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
6.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胆小内向、不合群、偏食、固执、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
家长过度保护是主要原因
刘主任认为,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出生后的抚育方式有关。“孩子的身体发育一定要遵循各个阶段的生长规律。比如,我们常说,三翻、六坐、八打滚,是让孩子三个月学会翻身,六个月学会坐着,八个月学会打滚,如果家长一味担心孩子被磕被碰,经常抱着孩子,过分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就违背了他们的正常生长规律。这些问题在孩子幼年时也许不会表现出来,但到了学龄期,就会在学习能力和性格上表现出这样那样的障碍:与其他正常孩子相比,他们玩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可是,在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方面,就显得十分吃力,让家长和老师非常操心。
“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在13 岁之前接受治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据刘主任介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首先由专业人员测查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程度和智力发展水平,然后制定训练计划。通过使用感统器械,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参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的学习成绩、记忆能力、动作协调能力、情绪等方面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专家简介
刘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医师、教授、兼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