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与环境叫板的科学家
2012-07-09 10:09:01文/ 贾鹤鹏
科学媒介中心执行主任,美国麻省理工学knight科学新闻研究员
定居在佛罗里达州小镇皮尔斯堡的伊迪丝·威德(edith widder)博士本来是一位世界知名的深海生物学家。她在将近30 年的研究生涯中,数百次乘坐自己改装的潜水艇潜入到几千米下的深海。让其声誉卓著的,是她对深海发光生物的系统研究。去年中国的蛟龙号潜水艇下潜5000米水深引发了全国对深海科研的兴趣时,威德也应邀来到上海和杭州讲座。
不过,谈到这些讲座时威德掩饰不住会心的微笑,因为她承认,自己是利用公众对深海世界的兴趣来引导他们关注自己现在的研究——利用生物荧光技术探测浅水的污染。威德指出,在黑暗环境中的深海生物利用荧光来保护自己、寻找食物和吓走天敌,这表明荧光生物对环境刺激的极度敏感。她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利用荧光生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来标明污染及其程度。
威德于2005 年离开知名的海港河流海洋研究所(harbor branch
oceanographic institute),创办了环保机构大洋研究与保护协会(orca)。她指出,随着分析化学技术的进步,环境监测已经越来越依赖于对具体污染元素或化合物的分析,这种方法不但价格昂贵,而且经常不能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即这里是否被污染?而只能回答这里存在哪几种污染物质,其程度如何?如果事先没有检测目标来设定参数,那找出污染物并不容易。
而利用荧光生物体对环境的高度敏感性,则能让我们回答,这里是否有污染,程度是否很严重?鉴别出污染后,则可以督促环境保护当局来采用分析和监管手段去解决问题。
威德在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中,一向以动手能力极强而知名。她在工程师的配合下,开发了深海取样、摄影和分析的各种器材。转向环保领域后,她不但开发出一套利用一种荧光细菌来检测是否存在污染的系统方法,还辅之以一种名为基尔罗伊(kilroy)的设备来测定水深、水流、水速、湿度、温度等因素,从而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
尽管有了卓越的声望和独特的实用技术,但威德的科技“民非”生涯并非一帆风顺。美国突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环保经费大幅度削减。在威德所在的佛罗里达州,环保预算被削减了56%。环保监管机构完全无力推广这种新技术。结果,威德创办的环保机构大洋研究与保护协会实际上承担起佛罗里达南部地区的环境监管任务。
威德的例子让人非常感慨。中国不乏优秀的环境科学家,近年来的环境科研经费也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在中国非政府组织中,最为活跃的就是环保组织;政府部门中,环保部大概也可以称之为最包容和支持“民非”(民营非经营法人单位)的衙门。尽管如此,中国环境科学家们的很多研究,仍然远离公众和环保人士的视线,甚至包括一些现实的环境威胁,其结果也只是躲藏在(经常是英文的)学术论文中;而与此同时,20 多年来,中国的环保组织茁壮成长,却始终缺乏独立科研或与科学界合作,依据科学证据来发现污染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比较而言,威德的机构尽管同样拮据,但她和同事始终保持着职业科学家的敏感和工作规范,他们的工作也始终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专业认可。通过这种基于证据的扎实的工作,多方努力寻求建设性的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
我们期待着中国也能涌现出更多的威德博士这样的大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