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婚 是如何炼成的?
2012-12-05 21:16:44文/记者 秦勉
就像“早恋”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消失一样,社会环境虽然对婚姻有影响,但是完整婚姻的全流程却从未改变,两代人经营婚姻的窍门其实也无不同。
年少轻狂时总有不少人把婚姻当成是洪水猛兽,可一旦结婚,人们心里又都渴望着婚姻的长久,期盼能与爱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姻长久的经营秘诀是什么?或许那些“过来人”更有发言权。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前夕,北方佳苑饭店携手北京紫藤树文化公司为10 对“金婚”、“银婚”夫妇举行了一场庆典活动。
在活动中,老人们对年轻人分享了自己的婚姻往事,这些40 后不离不弃的婚姻经历感动了很多人。与之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我国离婚率已连续7 年递增,而北京更是以39% 的比例排名第一,其中80后年轻人“功不可没”。令人称羡的金婚是如何养成的呢?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
在现场,度过“银婚”的曹艳玲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婚姻并非像年轻人想象的那样单调,而是不乏浪漫。去年,丈夫曾在情人节单膝跪地、手托巧克力向她表达爱意。婚姻甜蜜的要素其实并不分年龄。
中科院心理所尹文刚研究员介绍说,不同年龄的人对婚姻有不同的诉求,主要分三部分。最开始,年轻夫妻追求的是性爱。由于人具有“喜新厌旧”的特性,随着时光流逝,唤醒水平会不断下降,因此只靠性爱维系的婚姻难以长久。这也就是常说的“七年之痒”,而有新近研究甚至显示,这个审美疲劳的过程甚至不到4 年。
“性爱之后,婚姻需要转入友情阶段,也就是把配偶当成伙伴,这一阶段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而真正长久的是第三阶段——亲情,它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牢固”,尹文刚说,“正因为把配偶当做亲人,很多老人都怕离婚后心理孤独,而选择维持婚姻”。
而为了维护婚姻的稳定,幸福的婚姻也有一定之规,像前文提到的“浪漫”就是很好的“调味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对方赞美”也很重要,不要让“你真美”“我只喜欢你”这样外人听来有点肉麻的话在婚后消失,经常夸奖对方会让“老夫老妻”觉得彼此还像恋爱时一样相爱。
“知错能改”是个很好的品质,而婚姻更重要的是“知错认错”。夫妻吵架后,一方理亏会做出行动上的弥补,但是太好面子不愿意道歉,效果比先口头道歉再行动改正差不少。当然,道歉时切记“发自内心”。
尹文刚说,“就像‘早恋’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消失一样,社会环境虽然对婚姻有影响,但是完整婚姻的全流程却从未改变,两代人经营婚姻的窍门其实也无不同。
40后与80后婚姻大不同
即将进入“金婚”的退伍军人王得恩回忆了当年结婚时的情况,“那时,我很穷,根本娶不起媳妇。她家条件好,可是她没看(物质)条件就嫁给了我”。乍一听,这很像如今网络上热议的“凤凰男”(出身贫寒的农村男)和“孔雀女”(条件优越的城市女)。可是这对老夫妻不像如今很多“凤凰男”和“孔雀女”因立场不同而冲突不断,而是和和美美地过了一辈子。问及秘诀,就是彼此尊重,女方不因地位高而轻视丈夫,而男方也感念妻子的深情全力照顾她。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陈一筠认为当代年轻人离婚率高主要是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信奉“天长地久”,而媒体比如一些征婚节目也在宣扬“有车有房”等物质条件。与过去婚姻建立在“精神、道德、信仰”上不同,现在很多年轻人把物质和性作为婚姻的基础,价值观的偏离无疑会导致离婚率上升。
此外,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对婚姻也有影响。尹文刚表示,现在做什么都讲究“快”,连婚姻都讲究“速配”。而过去结婚的速度不会这么快,很多夫妻都是从同学、邻居发展起来的,长期了解更有助于夫妻和睦。
在“金婚”、“银婚”庆典上,闫耀明老人也与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40 年前,他为了给生气回娘家的妻子道歉,步行穿越了好几个县来到岳母家,终于感动了妻子。这个步行上门的故事在现代社会是很难想象的,在过去的时代,人们可能更容易看到对方的诚意。
反观以80 后为代表的年轻人,他们在婚姻上确实有一些“天然的弱势”。长期从事婚姻家庭咨询的知名心理咨询师张晓平介绍,当代年轻人以独生子女居多,在童年、少年时学习压力又很大,这就使他们既没有条件又没有时间与同龄人相处,难以与人建立亲密关系。
“同时,有些年轻人受宿命论的影响,婚姻出现问题选择放弃而不是经营。认为‘性格冲突只能离婚’,而不是想办法接纳对方。”张晓平说。但陈一筠也表示,虽然现在年轻人离婚率在上升,但大多数年轻人还是稳定地经营着自己的婚姻,他们的婚姻追求其实与“金婚”、“银婚”老人没有不同。
不离婚不代表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老人的婚姻都像这些参加“金婚”、“银婚”庆典的老人一样幸福。张晓平告诉记者,很多老人的婚姻寿命也很长,但是维系婚姻的却是一个“忍”字,与幸福关系不大。
在他看来,这可以算作“中国特色婚姻”。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生活贫困,收入不够,一个人很难单独生活,必须找个伙伴“搭帮过日子”以减轻生活压力。而一旦婚姻不幸福产生离婚念头,不仅传统观念不允许,就连单位也不会同意,工会会反复给当事人做工作直到其放弃离婚。
此外,与现在“因爱情而组织家庭”不同,当年人们的婚姻口号是“为了共同的革命信仰走到一起来”。这样,在“丈夫”、“妻子”的角色之外,配偶其实还是自己的“革命同志”,对待“同志”的要求往往比配偶低,这也使很多老人能够“忍耐”这么多年。
但年轻时靠忍耐维持婚姻,未必能使婚姻在老年时“雨过天晴”。张晓平表示,虽然有些人进行婚姻调解时会说,“过几年他/ 她的脾气就改了,你们就不会吵架了”,但是极少有人一生中真的能改变性格,年轻时不幸福的婚姻很难在老年时“大变样”,只可能略有改善。比如年轻时气盛,到老年时控制欲下降,争吵次数减少,但是“吵架”本身还是不会改变。
张晓平认为,老人“忍耐”的婚姻其实对子女影响很大。一方面,他们会将矛盾转嫁给孩子——即以“训孩子”的形式表达对配偶的不满。另一方面,子女在自己的婚姻中也很难建立信任感。而尹文刚也表示,父母在子女面前吵架,会把大量负面信息灌输进孩子的大脑,产生难以磨灭的印象,对其未来婚姻生活有难以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