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内心世界的不速之客-凯发k8官方首页

./t20091208_327537_taonews.html

《生命世界》

开博时间:2016-11-21 21:27:00

《生命世界》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于2004年4月创刊。《生命世界》杂志依托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雄厚资源,集中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作者队伍,以认真严谨的编辑态度确保稿件的质量及科学性,并以生动准确的语言、精心的版式设计及精美的印刷品质确保阅读的舒适与愉快,希望为关注生命、热爱自然的读者构建一个精神家园。

文章数
分享到:

强迫症——内心世界的不速之客

2009-12-08 09:27:04

  古希腊神话的悲剧人物西西弗斯被宙斯诅咒,在地狱中不断地推巨石上山,巨石到了山巅,又滚滚落到了山脚。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推着巨石……这种徒劳无功、毫无指望的苦役真令人痛苦难熬。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看见“西西弗斯”的影子:走出了门,常常反复回家检查门是否锁住了、煤气是否关掉了;手洗了一遍又一遍,没完没了;账目核对了一遍又一遍,始终不放心……明知是多余,但不能克制自己,内心充满了痛苦。

  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强迫症。那么,强迫症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它是怎样发生的,又该如何治疗呢?

  2005年,媒体披露了球星贝克汉姆的一些古怪行为,比如要求一切都完美或是井井有条;只要闲下来,他就会一遍遍地摆放家中的饮料、衣服和杂志;冰箱里的饮料必须是偶数等等。专家分析,贝克汉姆得的是强迫症。由于贝克汉姆的影响力,一时间强迫症在国内知名度大振。

  其实,强迫症并不是一种罕见的心理疾病,像贝克汉姆的那些行为恐怕许多人也有,只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它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

  强迫症的症状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的、造成患者功能损害的疾病,属于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症状可以分为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四种。

  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又包括强迫性怀疑、强迫性回忆及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怀疑是指患者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毫无必要,又不能摆脱。在怀疑的同时,常伴有焦虑不安,因而促使患者对自己的言行反复检查。例如,出门时怀疑门窗是否关好了,虽然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可还是不放心。又如,寄信时怀疑信封上是否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是否写错了地址,是否贴了邮票。

  强迫性回忆见于患者在做某件需全力以赴完成的任务时,莫名其妙地出现对于往事、经历的反复回忆。明知这种追忆毫无意义,仍不断萦绕于脑海,而且心里越烦越摆脱不了,感到十分苦恼。如果这种回忆在头脑里不断反复出现生动的视觉体验(表象),就成了强迫性表象。如,对过去不幸的经历不由自主地反复回忆,或对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某个片断反复回忆,不能停止,患者苦恼万分。一位高三学生看完了影片《集结号》后,脑子里总是想起连长的那句话:“我怎么没听见‘集结号’吹响,你们怎么都听见了……”眼前总是浮现我军战士用手榴弹轰击敌军的宏伟场面。

  强迫性穷思竭虑就是患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现象寻根究底,反复思索,明知缺乏现实意义,没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如,太阳为什么从东方升起?为什么1加1等于2,而不等于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而不是其他颜色?为什么头上不生两个角?又如,一个学生苦苦思索了八年:鼻子为什么长在嘴巴的上面而不是嘴巴的下面?强迫性穷思竭虑往往使患者欲罢不能,以至食不甘味,卧不成眠,无法解脱。有的患者表现为与自己的头脑进行欲罢不能的进行无休止的争辩,分不清孰是孰非。如一位妇女害怕自己最终会无法抵制要杀死自己所爱孩子的冲动,因而痛苦不堪。

  强迫情绪 强迫情绪表现为对某些事物不必要的担心或厌恶,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却无法摆脱。担心自己会伤害别人,担心自己会说错话,担心自己会出现不理智的行为,担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细菌的侵袭等。例如,患者坐公共汽车时总是把双手举过头顶,防止万一车上有人丢失钱包会涉嫌自己;寝室里丢了一块香皂,某同学担心失主怀疑自己,又不好主动向失主说明,一直耿耿于怀,十多年后还写信给那位失主询问香皂是否找到,声明此事与己无关,并可找若干旁证,自知此事十分荒唐,却非如此不能释怀。

  强迫意向 强迫意向是指患者反复体验到,想要做某种违背自己意愿的动作或行为的强烈内心冲动。如,某工人见到电插座就想去触电,站在阳台上就想往下跳。患者明知这样做是荒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却无法摆脱这种内心冲动。尽管当时这种内心冲动十分强烈,但却从不会付诸行动。也知道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但这种冲动不止,欲罢不能。

  强迫行为 以上三种症状可以概括为强迫思想,而强迫行为则是强迫症在患者行为上的表现。强迫行为常继发于强迫怀疑,指的是反复出现的、刻板的仪式动作。患者明知不合理,但又不得不做。强迫行为往往是作为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不安而采取的顺应行为,以强迫检查和强迫性洗涤最常见,还可见强迫询问、强迫性仪式动作和强迫性迟缓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强迫症最典型的特征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病人体验到观念或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强迫观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识到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恼。强迫动作是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力求减轻内心焦虑的结果。

  扰人的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病因比较复杂的心理障碍,许多研究者分别从神经生化、遗传学以及心理学等多种途径探讨这一现象的成因。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十分有说服力的解释。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遗传因素、强迫性性格特征及心理社会因素均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作用。

  许多研究都表明,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强迫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和成年早期。根据家系调查和双生子的研究,强迫症的遗传因素可能存在。强迫症患者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当然,这个数字并非完全意味着遗传的作用,因为它无法排除环境因素(同一家庭)的影响。

  一项有操作标准的大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的一级亲属患强迫症的危险为3%~35%,强迫症亲戚终身患强迫症的风险度为9%,而正常人群为2%。有个别研究发现强迫症病人与双亲的同病率为5%~7%,远远超过普通人群。国外有人进行双生子的强迫状态一致率的研究,发现大约40%的单卵双生子和30%的双卵双生子一致出现某种强迫症状。

  除了遗传因素外,强迫症与性格有较密切关系。很多国家的调查都发现,强迫症病人的病前性格具有相当类同的特征,并称之为强迫人格(或强迫性格)。

  所谓强迫人格,其突出表现为不安全感、不完美感、不确定感。具有这种人格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显露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的特征。其具体表现有:

  1.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做事往往犹豫不决,避免做出决定,否则会感到焦虑不安;当任务增加或职位提高时,一时不能适应新环境,从而更易引发情绪紊乱。

  2.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日常用品,如衣服、饰品、书籍、家具等都必须妥放在特有的位置上,一般多具有几何学的整齐性和对称性;被褥等都折叠得整整齐齐,安放位置固定不变。如果一旦发现有人移动或坐在其折叠整齐的床边,就会感到十分痛苦或怒不可遏。

  3.常有不安全感,处世办事惟恐疏忽和出差错,经常需要检查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也不信任自己的记忆,往往穷思竭虑,对实施的计划反复检查、核对,惟恐疏忽或差错。需要做各种记录,见医生时,通常带着许多不同的便条,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件“要事”,在便条中常赘述自己的体验和疑问。


好洁成癖是强迫症的症状之一。有些患者在外出就餐时,甚至会自带餐具

  4.好洁成癖,过分讲究清洁卫生,其家人有时也觉得和患者共同生活深感劳累和疲惫。

  5.主观、固执,要求别人也按其方式办事,否则即感不快。对别人做事很不放心,即使担任领导职务,都要事必躬亲。

  6.过分节俭,甚至吝啬。

  7.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过分投入工作,常被人称为“工作狂”。业余爱好少,缺少社交往来。完成一件事情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经常感到处处有不周、不足之处,从而产生悔恨和内疚心情。

  此外,心理社会因素在强迫仪式和强迫行为发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相当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可以找到相应的心理社会因素,以后的发作也常常与其认为重要的心理社会因素相关。

  心理社会因素多为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事件,比如,工作、学习的不顺利或受到挫折,人际关系的紧张,害怕出差错,长期的工作疲劳,过分注重工作成绩和荣誉,亲人或好朋友的突然离别、死亡等。这些心理社会因素与强迫症发作的关系常常取决于患者对这些因素的认知程度,因人而已,没有统一的标准。例如,有一个强迫症病人,某天骑自行车过桥时,不慎撞伤了一个老人,从此以后他便害怕骑自行车,更怕过桥。即使明知自己非常谨慎,不会再撞到人,但还是控制不住要回头再三察看。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一种行为模式——明知不必要,但不察看不行。再如,有个强迫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几年没有发作,平时工作也比较繁忙。一天,由于别人讲了自己昨天在家烧水不小心造成开水将火熄灭,煤气味很重的事情,患者听后认为这件事很重要,应该小心,便开始反复检查,强迫症状又重新出现。

  治疗强迫症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强迫症被视为较为罕见的疾病。但是近年来发病率在不断攀升。强迫症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估计全世界强迫症的患者至少达5000万。在我国的一些省市,强迫症患病率甚至超过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用越来越科学的眼光来看待强迫症,同时也愈加重视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的治疗分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治疗方法有时要配合使用。

  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患者通过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使治疗师帮助他(她)发现问题所在;医生通过语言交流和行为指导来影响或改变患者对强迫症状的认识,从而调动患者自己内在的积极因素,最终战胜疾病。

  强迫症的心理治疗有着普通心理治疗的特点,但又有着特殊的心理治疗策略。首先,要看原发性强迫症状的性质和痛苦程度。如果偶尔出现的强迫动作,而且周围人也不感到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患者本身也并不太痛苦,只是患者企图消灭它,每当出现焦虑情绪或重复动作的时候,马上就如临大敌,四面楚歌地以对抗反应来自我控制,这样,患者就会落入一个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尖锐冲突的“圈套”中。这时可以建议患者顺其自然,以“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对待,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好。有些患者极力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强迫性动作时,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样,在一开始的时候患者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强迫,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胜利感和自豪感,但当自己变成了“惊弓之鸟”时,不免动作重复次数太多、欲罢不能的时候,其症状的表现是以另一种对抗的强迫动作来暂时地缓解焦虑,然而新的强迫动作的出现可能会“雪上加霜”,焦虑便又急剧上升,有时还伴有躯体不适、失眠、胃纳差等症状,这可就是“屋漏又逢连夜雨”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心理治疗的过程可能就要久一些,并且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辅助一些药物治疗了。

  前面提到过,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强迫症患者不多,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不少患者怕病治不好,反而带上精神疾病的“帽子”,所以不去看病,不论国内国外都是如此。近年来,由于有了比较有效的抗强迫症的药物,使很多患者看到了希望,相继找医生看病,在医生的印象中,强迫症似乎也多了起来。同时,抗强迫症药也被看做成一个独立的药物种类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氯米帕明(别名氯丙咪嗪、安拿芬尼、海地芬)。此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强迫症的治疗也有很好的作用,其优点是不良反应较少较轻,所以和氯米帕明一起都作为临床第一线药物治疗强迫症。

  还需指出的是,在强迫症的治疗过程中,家属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家属而言,最重要也是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强迫症,建立正确的认识,学习更多的关于强迫症的知识,以便让患者得到更多更好的帮助。心理和药物治疗目前是抑郁症最有效的治疗工具,但这些都属于专业的协助范围。可是,即便实施这些专业治疗,若没有患者想要康复的动机配合,一切也都是枉然,这时候家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家属、患者本人就是最好的治疗师。


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结交朋友,有助于帮助我们远离强迫症

  如果你的家人患上了强迫症,你要比以前更加关心他们的生活,而不是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症状,邀请他们一起出去参加社区的活动,或参加他们曾经感兴趣的其他活动。最好是能帮助他找到适当的工作,让他自己感到自己能过一种正常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快乐。

  鼓励患者和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有助于缓解症状。强迫症的治疗有一定顽固性,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都是这样,所以不要操之过急。当病人缺乏信心时,家属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在治疗过程中要不断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点滴进步就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微笑面对强迫症

  当患者发现自己有强迫症状时,不要浪费力气自责自罪,接受它,然后再想清楚症状来自何处,为什么会这样,如何去应付。不管强迫症状的内容是什么,你要知道这些症状可能会在一天当中发生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有时你无暇顾及忙于工作时,它就不来了。所以你可以把强迫症状当作是迎面而来的一个熟人,打个招呼,然后就各走各的路。你甚至不必每次都要打招呼,忙的时候,有时还来不及看上一眼,它就匆匆消失了。

  另外,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自信,更有主见,更不会害怕出错。

  首先,要树立自信,悦纳自己。不悦纳自己是由于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变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悦纳自己,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具体的做法可以是积极的自我暗示:每天晚上睡觉前和早上起床后,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事物总有两面性,即使患了强迫症,也要知道如认真仔细、爱干净等并不是坏事,要学会善于发现和肯定自己的长处。

  其次,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从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状,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要学会定适当的目标。在这个时代,机会很多,诱惑也很多,就像是树上有很多的苹果,如果只把眼睛盯着那个在树顶端又红又大的苹果,用尽全身的力气向上跳也未必能摘到,最后一无所获。

  另外,不要太在意自己,太在乎他人评价,走自己的路。做任何事情顺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不再评价。我们的紧张往往是因为自己太在意他人的评价,而紧张的情绪会加重生理上的反应而进入恶性循环。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我们太注意自己的身体某些部位的紧张反应,就相当于是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后,由于紧张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

  最后,要多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使自己生活得充实些,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行为;也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

©2011-2020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