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推荐 吊灯结硕果
2009-12-18 00:50:54吊灯结硕果
16世纪末,青年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时,迷恋上了悬挂在房顶的大吊灯:在微风吹动下,吊灯长时间来回摆动。
他根据自己脉搏跳动的时间,反复计算吊灯来回摆动的次数,然而所得的结果却令他不解:为什么吊灯摆动的幅度不论大小,完成一个摆动周期的时间都相同呢?经过反复推敲,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著名的“等时性原理”。
在“等时性原理”基础上,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了“物理摆”观点,推导出摆长与振动周期关系式。
1672年,法国物理学家李比希从法国巴黎出发,到赤道附近的卡宴进行天文测量,随身携带的计时器是一台已经校准好的大摆钟。到达卡宴后,李比希发现该钟每天走慢了2分28秒,他不得不重新校准。
英国科学家牛顿经过认真探究和反复推敲,最终得出“地球不是正球体形状,而是一个在赤道部分凸出的扁椭球体”的猜想。不过在当时,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接受牛顿的观点。
为解决地球形状到底如何的争论,法国科学院于1837年派出两个测量队,花了9年时间对地球进行认真的实地勘测,证实地球是扁平椭球。
对孜孜不倦的探索者来说,注意观察、注意思考,“吊灯”之类的平凡小事一样能长出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的硕果。晓辰荐自《中华语文网》
无知无畏
1796年3月30日,在德国格丁根大学校园里,一位18岁青年学生吃完晚饭后,照例做导师布置给他的3道数学题。
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不到3个小时,就把固定作业做完了。可是,在多布置的题中,最后一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要求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画出正十七边形。学生继续做题,几个小时过去了,却找不到解答方法。他想:也许是导师看到我每次做题都很顺利,就故意给我增加一些难度吧。越是困难,他越想把这道题攻克。他拿着圆规和直尺,一边画一边想着各种可能的思路,一直持续到天亮。终于,这道题被解开了。
学生拿着自己的作业,找到导师,内疚地说:“您给我布置的最后一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才解答出来。”导师接过他的作业一看,惊呆了,激动地说“你知道吗?你解开了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悬案。这道题,阿基米德没有做出,牛顿没有解出。你竟然在一个晚上就把它解答出来了!我也正在研究这道题目,昨天给你留题时,我一不小心把这道题夹在了给你的作业里。”
很多年以后,这个学生回忆起那件事情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那是一道两千年没有解开的题目,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把它解决。”这个学生就是数学王子高斯。晓智荐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