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凯发k8官方首页

./t20130127_323143_taonews.html

《心理与健康》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帮你了解心理知识,浏览心理世界,拨开心理迷雾,树立心理淤积,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

文章数
分享到:

谈谈老年痴呆的精神行为症状

2013-01-27 13:25:40

/王华丽副教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总怀疑房本被偷的李老爷子

年轻时候的李老爷子可谓是一个模范丈夫,对妻子温柔体贴,对孩子疼爱有加。可最近,80岁的他却经常跑到派出所报警,求民警抓走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老爷子过去为人很好,很忠厚老实,话不多,谁也没见过他发脾气。上了岁数以后,他慢慢有点儿丢三落四的,家人也没当一回事儿。可这一年来,他的脾气越来越大,和家人说不上两句话就起急。更让家人苦恼的是,他现在整天说东西找不到了,说孩子们拿他的钱了,甚至怀疑儿子要偷他的房本去卖房子,怀疑儿子要把自己赶出家门。为此,儿子、女儿、老伴儿反复解释,儿子还向他发誓。李大爷刚开始还能听,可没过几天又要提及此事,不管家人怎么劝,他总是反反复复地闹。而且,老爷子常常是越想越生气,三天两头跑去派出所报警,要求警察来把“不孝之子”给抓走。就这样,整个家庭被他闹得很不安宁。

无奈之下,家人把老爷子带到医院作检查。医生发现,他不仅记忆力糟糕,理解力也很差,很多话都听不懂,语言表达能力也大不如前,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常用的东西,比如牙刷、钥匙也叫不上名字。磁共振检查发现,老爷子的大脑出现萎缩。由此医生判断,他患上了老年痴呆。

心情好却沉默寡言的教授

一天,教授和老伴儿王阿姨走进精神科诊室。王阿姨很苦恼,教授现在忘性很大,经常忘拿东西。每次和王阿姨说好一件事情后,他忽然显得很茫然,经常说“乱了乱了”,于是就大发脾气。同时,王阿姨还发现,教授现在不愿意去老年活动站了。刚退休那阵子,他很积极的,经常去和其他老师下棋,后来不知怎么的,他宁可坐在家里看电脑,在电脑上玩下棋游戏,可现在他连电脑也不用了,每天无所事事,过去喜欢的看书、看报也很少做了,整个人变得非常沉默。王阿姨特别担心教授得了“抑郁症”。

检查发现,教授记忆力明显下降,刚听过的故事几分钟后就想不起来,近期出门活动的细节几乎不能准确回忆。医生还发现,实际上教授的心情很好,说笑中还挺乐观,可就是没有主动做事的欲望,样样事情需要别人提醒、出主意。最终,教授也被诊断为老年痴呆。

在我们身边,类似的老人并不少见。病人往往几年前就被家人发现忘性大、不记事儿,可由于大家觉得“人老了都糊涂”而被忽视。等到病情逐渐发展,行为问题越来越严重,家人很苦恼时才被当作“精神病”就诊。

实际上,一些特定的症状很有可能是老年痴呆的表现,它们在医学上被称为“精神行为症状”。

妄想

很多痴呆老人的疑心都很重,其中以认为别人偷了自己东西的最为常见。心理学对此的解释是:病人不能准确记住家里的东西放在何处,转而认为是别人偷走的。如果妄想相当严重,部分痴呆病人会认定有人闯入家里藏匿或偷走物品。

还有的病人认为老伴儿是冒充的。即使老伴儿天天陪着,但还是要找“自己的老伴儿”;有时甚至对“冒充者”发脾气,动手殴打。这与病人对人物的认识、家庭关系判断等能力的下降有关。

另一种常见的妄想是病人认为所住的房子不是自己的家,因此常常试图离开,回到自己的真正的家中,有的老人甚至走失。造成这种表现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对地点的辨别力差,不能记住或辨认自己的家。

还有一些痴呆老人,被送进医院或养老院之后,由于判断力下降,安全感缺乏,会认为自己被家人遗弃了,或者家人有阴谋才迫使他们住院,为此大发雷霆。

 

幻觉

在痴呆的中晚期,部分病人会出现幻觉,在家里看到实际不在场的人,比如已经故去的亲人,有的会看见“小孩”。严重的情况下,痴呆老人会对空说话。幻觉很容易扭曲痴呆病人理解事物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破坏他们与家人、保姆之间的关系。

 

错认

主要表现是认为家中出现了其他陌生人,周围的人不是原来的人,不认识自己在镜子中的影像(对着镜子讲话,如同对另外一个人一样),把电视中的人或场景当作现实(和电视对话,看到电视中的恐怖镜头会逃跑、躲避)。

 

淡漠

半数以上的老年痴呆病人会对日常活动和个人仪表缺乏兴趣和关心、社交活动减少、面部表情贫乏、语调变化减少、情感反应减弱、不关心家人等等。

 

走失

走失是病人经常出现的最麻烦的行为问题之一,尤其是给家属和保姆带来很大负担,这也是最终到精神科就诊的常见原因。“走失”这个词涵盖了多种行为表现,包括反复寻找家属在哪里、尾随家属或保姆、无目的的乱走、外出迷路、企图离开家等等。这可能与病人活动过度和空间辨别力差有关。

 

激动亢奋

病人会出现藏东西、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打人、发脾气、尖叫或发出怪声等行为。这些表现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绝大多数研究者也都认为,各种心理的、环境的不良刺激都有可能加重这类症状。

与病人交流有技巧

1.说话要简单明确

由于许多精神行为症状都与病人的记忆力下降、理解判断能力变差有关,因此建议家属或保姆在与病人相处时,要尽可能和他们说一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话。如果想派几件事情给老人做,让他得到锻炼,建议一件一件地安排,切忌同时交待几件事情,否则病人会因为记不住、理不清头绪而感到混乱,很容易使其沮丧、发脾气。

2.像对待小孩子一样态度温和

接触老年痴呆病人,只能把他当做1-2岁的小孩子一样去理解他,特别是病情到了中晚期,病人的语言理解能力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会跟照料者无法正常的交流。此时照料者更应采取温和的态度,借助一些肢体语言,如拥抱、握手等耐心陪伴在病人身旁。不要斥责病人的一些异常行为,因为斥责很容易伤害病人的自尊,引起更多的敌意、排斥、对立。

3.增加与疾病有关的知识

在面对痴呆病人时,家属最困惑的是不敢相信其亲人真的患了痴呆,尤其对他们出现的某些人格改变、行为异常苦恼不已。当家属或保姆懂得更多的关于痴呆的疾病知识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病人出现异常行为的原因,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努力争取专业治疗的机会,而且也会在照料过程中逐步调整对病人的期望和要求,更好地帮助病人适应生活。

4.找到适合自己的照料技巧

患上痴呆后,病人会出现许多他们自己和照料者以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此时,书本、报纸、杂志、网络往往都能查到相关的照料技巧信息,比如如何调整家庭环境、如何减少安全意外等。用这些方法进行尝试、调整、再尝试、再调整……终究能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家中老人的方法。有时候,参加痴呆家属联谊会,与其他家属分享经验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笔者常与身边人分享一位老人的故事。这位阿姨照顾着患有痴呆的丈夫很多年,她一辈子都是个说话快、脾气急的人。为了让老先生少发脾气,少打人,她一点一点地让自己改变,面对老先生,“说话不能急、做事不能催、游戏不能逼”。就这样,老两口依然过着很开心的日子,经常一起唱唱歌、念念诗、拍拍手——尽管老先生几年前就已经说不了完整的句子了。

 

©2011-2020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