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特殊的“文化使者”
2018-08-20 21:39:00中国古代文明与欧、亚、非三大洲的古代文明,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接触并相互影响了,不过这些文明古国之间的交往路线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直到 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一名,很快这个名称就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李希霍芬把“丝绸之路”的开通定在张骞两次通西域之后,就是因为在这之前“西域各国无丝漆”。中国古代的先民在采集桑葚充饥的时候发现了蚕,后来逐渐掌握了养蚕和丝织技术,并在商代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甲骨文中出现了100多个与“丝”有关的字,《说文解字》中收录的“丝”字旁的字也有约270个。
那么,养蚕、抽丝、织绸起源于中国的哪个地方呢?大家知道,四川是著名的天府之国,简称“蜀”,而“蜀”和“蚕”这两个字中都有一个“虫”字,这也直接说明了“蜀”这个简称的含义和来历。事实上,早在秦汉时期,蜀地的蚕丝就已闻名中外了。当时蜀地的手工业者们已经能非常熟练地掌握抽茧、剥丝、织锦、制绸等各项技术,而同时代的希腊和罗马只能以亚麻和羊毛作为纺织原料。到了夏天,这些衣服不仅厚重而且透气性差,于是,精明的商人就把中国产的丝织品运到外国进行售卖。
有一次,罗马的凯撒大帝穿着丝成语接龙 : 雾里看花—( )—语重心长织衣服去看戏,他这一无形的广告,瞬间让艳丽华贵的“中国丝绸”火遍了罗马。
除了丝绸,中国的瓷器在当时也是独领风骚。制陶是中国古老的手工业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陶器易碎和不防潮的缺点也日益突出。为了制作出质量更高,样式更精美的器皿,古人在陶器的基础上发明了瓷器。
其实瓷器早在商朝时就出现过,只不过那时的制瓷工艺并不成熟。大家知道,好的瓷器需要经过1200℃以上高温的烧制,商朝时的工匠们无法实现这一点。不过到了汉代,人们挖掘出了燃烧值较高的炭,而且鼓风机的发明也让烧瓷温度达到甚至超过了1200℃。再后来,高岭土的发现又为制瓷提供了优质原料,所以到了唐代,制瓷技术发展得非常成熟,工匠们已经能烧制出闻名世界的“唐三彩”了。明朝时,西域入贡的使臣、商人等也经常指名要明朝政府在回赐物品中必须有青花瓷。而且在英语中,单词“china”如果首字母大写的话,意思是“中国”,首字母小写的话,意思就是“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在当时的知名度有多高!
在中原物产大量被输出到西域各国的同时,西域的物产也在慢慢为中原人所熟知,比如马匹。
冷兵器时代,马匹是主要的作战力量。中原地区自古惯用蒙古马,这种马虽然吃苦耐劳,但身材偏矮,奔跑速度不快。这时,高大俊美,奔跑速度快,耐力又好的乌孙马开始在汉朝大受欢迎,并被誉为“天马”。另外,张骞出使月氏的时候曾路过大宛,而大宛最出名的物产就是骏马。这种马体形高大,擅于长途奔跑,是非常优良的战马。由于这种马出汗后毛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所以被汉人称为“汗血马”。大宛的“汗血马”和乌孙的“天马”都比中原的马匹更优良,以至于汉武帝为了获得这两种宝马而出兵讨伐两国,最后大宛被征服,乌孙归附于汉。汉武帝因此还赋诗以贺 :
天马徕(lái) 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西域的歌舞陆续传入中原,随之而来的还有乐器,比如箜篌(kōng hóng)、胡笳(jiā)、琵琶等,尤其是琵琶,在敦煌壁画和云冈石窟等很多地方,人们都可见怀抱琵琶的女子形象。此外,苜蓿(mù xu,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可作饲料,营养价值极高)、葡萄、青金石等也都随着西域和中原的频繁往来而为中原人所熟知。
丝绸之路对沿途各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化上,这其中最重要的载体就是纸张。造纸术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提供的最了不起的贡献之一。西汉打通西域之路后,汉纸也逐渐在西域传播开来,并在14世纪以后遍布欧洲。纸的发明使得书籍得以进入寻常百姓之家,也成为文明传承的重要桥梁。可以说,14世纪以后,欧洲的快速发展,以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与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与繁盛有着重要的联系。
本文来自《小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