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猴又称仰鼻猴,因鼻孔上仰而得名。仰鼻猴属中5种,中国有四种—滇金丝猴、川金丝猴、黔金丝猴、缅甸金丝猴(怒江金丝猴)。它们都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也是国际动植物贸易公约禁止进行贸易的种类。仰鼻猴属是拥有独特消化系统的疣猴类。解剖学研究发现,这一类群拥有膨大分室的前胃,胃内生存有可发酵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菌群。这样的生理构造使得它们具备更强的消化植物叶片的能力,能够长时间忍耐缺乏果实的季节或环境,因此也有人把它们称为“叶食者”。它们以植物的叶、嫩枝、芽苞、浆果、籽实、种子和树皮、松萝、嫩松叶或芽苞、地衣、苔鲜、嫩竹叶、竹笋等为食。川、黔金丝猴取食100 余种植物的上述不同部分,川金丝猴的主要食物达36种。金丝猴上午和下午两个取食高峰,中午的一个休息高峰,可能是它们自身的食物特点、消化机理和周围环境温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昼行性的滇金丝猴来说,夜晚意味着一切活动的停止,上午、下午的取食高峰可能是为了最大量的摄取食物。对于叶食性的灵长类动物,中午长时间的休息既能在夏日躲避中午高温的影响,还有在寒冷的冬季更好的进行日光浴。
金丝猴属没有猴王,猴群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组合。金丝猴是社会性生活的动物,猴群由老、中、青、幼和婴猴组成。在金丝猴社会中,家庭单元单元是多层体系的基本单元。数个家庭单元组成一个分队,分队中的家庭单元既一起休息、觅食、行动,又彼此保持一定界限。家庭单元内的雌性后代成年后留在家庭内,而雄性后代接近性成熟时会离开,进入全雄单元。很多个这样的家庭单元或分队与全雄单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整个社群。这种基于家庭单元的由多个组织水平形成的社会模式,被称作重层结构社会,是灵长类社会系统进化中最为完善和高等的组织模式。
群体移动时,主雄猴和亚成体居前, 其后有母猴和婴猴。多只雄猴。各家群的雄猴在前, 雌猴尾随其后。虽然各家族群的移动有先后,但其移动范围保持相对稳定,且各群的移动方向均与首领猴保持一致。群的警戒由家群中的雄性、群边缘的单独到抑制作用。雄性、亚成年雄性、树冠顶部的雄性和亚成年猴。
金丝猴是一种非常“慈爱”的动物,母亲常常在幼仔死后,依然将它抱在怀中,不忍舍弃,往往到数日后,尸体开始腐烂,才不得不放手。“阿姨行为”也是一种慈爱举动,一些没有孩子的金丝猴,会替同类细心地照顾婴猴。有些婴猴还会跑到其他家庭的雌猴怀中,雌猴对此常不拒绝,还会为“小客人”哺乳。雌猴长大后,会继续留在家庭中,雄猴到3左右岁一般会脱离家庭,直到建立起自己的家庭。
作者:赵序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