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动画版的《狮子王》是很多80、90后童年的回忆,今年“真狮版”的新《狮子王》上映,不少长大的80、90后带着孩子又走进了电影院。
“真狮版”神还原了动画版,不仅剧情相同、歌曲相同,不少“名场面”都一模一样。在被勾起回忆、感叹美景和逼真程度的同时,好多观众觉得真实的动物没有动画的可爱、生动,尤其成年动物更是如此。其实在创作《狮子王》动画版的时候,画家们就经过了很长时间的采风写生,甚至将活的狮子搬进了工作室,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真实动物。那为什么动画版的角色还是让大家觉得更可爱、看起来也更舒服呢?
人们之所以会认为某些特征可爱,这与人类的生存本能有关。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可爱”是一种人类和动物与生俱来的外貌特质,这些婴儿化的特征包括大眼睛、圆脸蛋、塌鼻子、短下巴、饱满的前额和圆滚滚、软绵绵的四肢。这些外貌特点被统称为“婴儿定势”,是一种“我很弱小、我需要照顾”的信号。这种特质出现在人和动物的婴儿身上,作用是激发成年照顾者的“父母本能”,给婴儿提供生存成长所需的保护和照顾。
“可爱”的主体主要是儿童,或者是具有“婴儿定势”的个体,比如圆圆脸大眼睛的成年人或者小动物也会让人觉得可爱。除了激发父母本能的信号,有位日本学者提出了“可爱”还是一种社会归属的信号。他们认为“可爱”会让人们愿意把他归入自己的阵营,从而出现一系列亲社会行为,不局限在养育行为上。
“可爱”会激发起人的同理心和怜悯心,让人更能做出善意的举动、行为更加符合普世的道德观。“可爱”的主体不单是婴儿,还包括动物,甚至是漫画里的怪物。由于可爱与“婴儿定势”紧密相关,因此形象更接近“婴儿定势”,就容易让人觉得可爱。所以动画片中那些可爱的形象往往眼睛更大(尤其瞳孔比例更大),面部更加饱满,轮廓也更为柔和。
另一个“真狮版”没那么可爱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动物们的表情和动作没有动画版中的生动。由于动画中拟人化的表情,作为观众能够更容易体会到不同角色的情绪变化,更加能感同身受。动画人物的表情动作往往是夸张的,而且简化甚至省略了面部细节,使得表情更加突出,观众早已适应并借助这些夸张的表现来判断角色的情绪、关系、心理活动等等。但这些夸张的表情放在现实中就会让人觉得很别扭。“真狮版”用电脑技术在“真狮”的脸上做出了“表情”,但由于浓密毛发的遮盖,以及符合真实世界的情绪表达程度,会让观众比较难从角色的面部和动作上体验情绪的大起大伏,觉得这些动物演员有些“面瘫”,也就比较难进入状态。这点在反派角色刀疤上尤其明显,动画版不仅肤色、发色与众不同,面部表情还特别丰富,满脸阴险狡诈、一看就不像好人。但在真狮版中,弟弟刀疤、哥哥木法沙、儿子辛巴非常像,甚至区分开几只狮子都很难。
“真狮”说话也是让人有点出戏的地方。比起真实动物,我们更能接受动画中的动物说话,我们没有在真实世界中见过动物说话,因此即便知道故事是假的,看到活生生的动物说话还是会奇怪。另一方面,不论是动画片还是真人电影,在角色说话时语言和嘴型的配合都非常重要,当我们看到的口型和听到的语言不同步,甚至是发音与口型不符时,就会觉得怪怪的,影响观影体验。配音演员需要看着画面进行配音,有的动画片甚至会在翻译成不同语言时,利用电脑技术对口型进行微调。与表情一样,真实动物与人类不同的面部构造(尤其是嘴部的构造),让观众更难将听到的语言和动物嘴部活动的细节联系起来。有时候甚至看不到嘴在动但却听到了说话的声音,就会觉得不那么真是。
从小就知道动画片与真实世界不一样,因此观众更能接受动画片中出现的“超常规”现象。但是换做真实场景,电影中展示的奇观、风景,动物之间的打斗,才更加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两个版本各有优点,就看你喜欢哪个了。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