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绝不是一哄而散的玩笑-凯发k8官方首页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最近北京某著名小学一位学生家长讲述了自己10岁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同学欺负的事情,事件的几次转折,使得校园欺凌再一次引起了舆论热议。

校园暴力;少年的你;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school bully)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而造成伤害的行为。校园欺凌,主要有三种形式:语言上、肢体上、社会关系上。语言上的欺凌包括嘲笑、起外号、言语威胁等;肢体上的欺凌则是肢体上的冲突、打架,还可能包括毁坏财物等;社会关系上则包括排挤、传谣言等等。随着网络、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欺凌也越来越多。

  由于数据来源、研究方法的不同,关于校园欺凌流行率的报告存在巨大差异。在我国关于校园欺凌的研究中,学生自我报告的曾受过欺凌的比例从2%到66%不等,而自我报告曾欺凌过他人的比例从2%到34%不等。这些调查主要针对的是小学中高年级(10岁以上)和初中学生。世卫组织、联合国儿基会、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联合调查项目,在全世界46个国家对超过10万名儿童和青少年关于欺凌行为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二报告说自己曾经受到过欺凌,发生欺凌主要的原因包括相貌、性别、性特征或性取向、种族或国籍,还有一些原因不详。在受过欺凌的人中,三分之一认为欺凌是正常的,40%因为感到害怕或者羞耻而没有告诉过任何人,三分之一告诉过一名成人,告诉老师的不到10%。

  短期和长期影响

  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校园欺凌可能给儿童带来长久的心理影响,而研究指出,校园欺凌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过去近40年中,国外的研究者发现校园欺凌影响儿童发展的方方面面。

  学业表现:儿童在学前和小学前几年受到欺凌,会产生厌学、更难理解所教的内容的现象。三、四年级之后,欺凌会影响之后的学习成绩,也会出现学校适应不良的情况。进入中学后,除了学习成绩和学校适应的问题外,欺凌还与逃学、旷课有关。

  身体健康:不少被欺凌的学生会表现出身体问题,比如食欲不佳、睡眠不好、头疼等问题。欺凌作为一种急性和慢性压力,也会对儿童青少年的神经发育产生影响,比如皮质醇(压力激素)分泌失调等。

  社会关系:被欺凌的孩子往往在同学中更加不受欢迎、被同学排斥,在女生中尤为突出。进入青春期,经常被欺负的孩子朋友更少,人际关系也更差。

  自我概念:被欺凌的孩子自尊和自信心都会降低,有时甚至会自责,认为自己就该被欺负。进入中学之后,受欺凌者的社会胜任度和自我价值感都较低。

  内化问题:被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表现出较多、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他们感到孤独、远离人群,出现更多的负面情绪和躯体症状,罹患精神疾患的风险也有所增加,还有少量的人会出现自杀的念头甚至尝试自杀。

  外化问题:被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违反纪律、有暴力倾向、注意力不能集中、吸烟喝酒等。有些被欺凌的人,之后也会变成欺凌的施加者。

  成年之后:上述很多问题都可能持续到成年之后。除此之外,在早年受欺负的人,成人后的失业率和犯罪率更高,受教育程度、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也更差。

  为什么欺负人?

  人类并不是一个与世无争的物种,用武力使他人或者其他民族臣服,贯穿了人类发展史。使用欺凌,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控制别人的行为。但进化的、本能的暴力,并不是造成校园欺凌的主要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欺凌行为高发的年龄段,在这个时期,身体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心智方面却还没有成熟。神经系统的发育直到青春期后期才最终完成,而最后发育的大脑区域是前额叶,这是与情绪调节、决策判断息息相关的脑区。青春期在内分泌方面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与儿童期相比,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也面对更多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加剧内分泌等方面的失调,从而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并产生不适的行为反应。比如行为抑制系统受到影响,他们会更爱冒险、难以克制冲动,从而出现暴力行为等。

  家庭影响也很重要。家庭中存在家暴问题(打孩子或者打老婆)的孩子,会更容易使用暴力。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孩子通过模仿学习暴力行为。他们看到这些行为得到了好的结果(比如控制别人、获得物质或其他好处),从而强化了自己的暴力行为。还有理论认为,人性本恶,有着犯罪本能,但被依恋关系的纽带所约束。当儿童与教养者的依恋关系被暴力行为所破坏,他们就更可能依从本能而使用暴力。

  同样的“观察学习”也发生在学校之中。学校是个有“社会阶层”的地方,有些学生更有力量,有些学生更受欢迎,这让他们感觉“高人一等”。那些重视自己“社会地位”的学生,更喜欢使用暴力。这些“领导者”,会为了彰显和巩固地位而使用暴力:用暴力让“跟班们”服从自己、用暴力显示力量赢得“跟班”的崇拜、用暴力对抗群体外的人以加强小群体的凝聚力等等。而处于中间地位的人则为了提升地位而使用暴力:对“外”使用暴力以显示能力,对“内”使用暴力以挤掉竞争者。但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以暴制暴——很多被欺负的人,变成了欺负人的人。

  哪些人被欺负?哪些人欺负人?

  所有孩子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受害者,那些不擅长社交、负面想法较多、被同学排挤或孤立的孩子更容易被欺凌。那些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更可能面对直接的欺凌、侮辱或排斥。比如身患残疾的儿童,在外貌、语言和行为上与众不同的儿童(比如烧烫伤、结巴、多动症等),来自弱势文化或背景的儿童(比如城市移民、少数民族),被认为性取向“不正常”的儿童等等。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儿童也更容易受到歧视和侮辱,他们自己感到无助或者害怕不被相信,而家长也可能无能为力或者缺少必要的信息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在讨论校园欺凌的时候,有些孩子总是被欺负,是“受气包”。实际上被欺负的角色在二、三年级之前并不固定,在之后才慢慢固定下来——被欺负的孩子总是被欺负,40%-50%受欺负孩子报告自己总是被欺负。另一方面,同学对这些“受气包”的看法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43%的受害者在三年之后还被同学认为是受气包。美国一项追踪研究显示,12%的男孩和6%的女孩从8岁到16岁一直是同辈欺凌的受害者。对于这些长期欺凌受害者来说,他们受到的影响很可能是巨大且无法挽回的。

  另一方面,所有孩子也都可能成为校园欺凌的加害者。大部分的学生知道在同学里哪些人欺负人、哪些人被欺负。跟欺凌者和受害者关系越近,知晓度越高。但欺凌者和他们的朋友,较少指认欺凌者和受害者。典型的欺凌实施者往往缺少解决问题的技巧,很多存在学习问题。他们对于别人持有负面的看法和信念,同样也不相信自己。不少欺凌施加者的家庭也存在问题,家长管教不当、家庭矛盾较多。他们不喜欢学校,也可能受到同学的不良影响。

  研究显示在欺凌行为所涉及的儿童中,有一半既是欺凌的受害者也是欺凌的实施者。他们往往既有内化问题,又有外化问题,对于自我和他人持有负面的态度和信念,没有很好的解决社会交往问题的技巧,学业表现不佳,不但被同学排斥孤立,还受到坏朋友的负面影响。

  男孩还是女孩?

  在多数研究中,男生自我报告的欺凌行为更多(欺凌者比例高),而女生自我报告被欺凌更多(被欺凌比例高)。造成男生和女生之前的差别的原因,一方面是男女生的性别角色不同,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施暴者和受害者对于“欺凌”的感知不同。

  男生较多报告欺负别人而不报告被欺负,这和男生的社会角色有关。从小到大,男生都被塑造出“男子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形象,男生的“社会地位”也更多取决于力量。承认自己被欺负,是懦弱的表现,还可能成为再次被欺凌的原因,因此男生也更不愿意在受到欺负之后寻求帮助。

  女生方面,则可能因为受到的欺凌方式不同(比如较少身体冲突),因而施暴者可能会低估自己的欺凌行为。实际上,与男生相比,女生更多使用社会欺凌,比如孤立的方式,进行欺凌。心理学研究发现,当自己感到可能受到排挤的时候,女孩更容易和其他人组成联盟去排挤其他女孩。从进化的角度,社会关系对于女性更为重要,这使得她们对于排斥的信息更为敏感,也会更受到这些信息的困扰,也因此更愿意去使用组成小圈子、排挤圈外人的办法对付那些看不顺眼的人。

  面对欺凌该怎么做?

  如果你的身边有欺凌的现象,成人首先要鼓励孩子说出来,并告诉他/她,你愿意提供帮助。要给孩子安全感,告诉孩子不是他/她的错。

  跟孩子讨论具体的事情并进行记录,内容包括:

  (1)谁欺负了你?

  (2)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3)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4)你有什么反应?

  (5)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6)有哪些人在场、他们都做了什么?

  (7)有没有成人在场、他们有什么反应?

  (8)这样的情况发生多久了?多久发生一次?

  (9)你有没有将这件事情告诉别人?

  这些信息在跟学校以及家长沟通时非常重要。也可以让孩子自己记日记,记录受欺凌的经历。

  面对欺凌,有几个建议提供给老师和家长

  提前讨论:跟儿童讨论学校欺凌的事情,可以用其他人或者电视中的例子,询问他们的观点,应该会怎样、该怎么做。

  尽早察觉:如果发现孩子经常受伤,行为和情绪上有较大的变化,衣服或者其他东西经常破损,变得不爱上学、学习成绩突然下降,就要特别注意了,他/她很可能受到了欺凌。如果孩子脾气很大,总跟别人产生矛盾,很快责备他人,多了钱或者东西,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坏朋友”,那他/她有可能是欺凌实施者。

  立即处理:一旦发现欺凌事件,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并告知学校老师和双方家长。

  解决困难:了解为什么被欺负、欺负人。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日常,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学习社交沟通、情绪管理等方面技能。

  长期影响:长期受到欺凌的儿童和青少年,从阴影中走出来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了解他们有什么感受和需求,进行积极引导和陪伴,从而克服无助感、建立安全感。

  联合起来反欺凌

  很多家长认为,应对欺凌问题是学校的责任。但从调查中发现,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受到欺凌的孩子会告诉老师,只有三分之一会告诉成人。即使告诉了老师和成人,欺凌的程度和影响也可能被低估。因此减少和预防欺凌,首先要提高各方面对于校园欺凌的意识,认识到严重性,知道什么是欺凌。学校氛围和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校园欺凌。学校和老师需要承担宣传、引导、发现校园欺凌的责任,而这种活动需要全方面:除了欺凌本身,还得从产生欺凌的根本入手,比如反对歧视、人人平等,促进同学之间的社会支持、提高社会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等等。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也要有更针对性的反欺凌计划。

  芬兰教育部和文化部门主持制定了kiva反欺凌方案,已经有90%的综合学校采用。方案从预防、个案干预和监控三个方面,鼓励学校和教师从整体上制定反暴力行为。方案建议(a) 在课堂立即处理欺凌事件,而不是对学生进行长篇说教;(b) 对教师开展任职前的强制性培训;(c) 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采取措施,防止并制止学校环境中的欺凌行为。在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预防暴力全球状况报告”中,提高生活技能和发展社交能力的方案,有助于儿童处理愤怒情绪问题,并采用非暴力方式解决冲突。

  家庭是儿童学习的第一课堂,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基石。适当的家庭教育可以防止孩子变成欺凌的施加者:通过适当的管教和奖励,教会孩子情绪管理、自我控制,教会孩子善良、同理心,教会他们如何与其他孩子沟通,如何包容和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讨论欺凌的话题,让孩子知道欺凌不对。家长更要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多跟孩子沟通,鼓励孩子告诉自己学校发生的事情,家长需要掌握反欺凌的正确方法,并告知学校和对方家长。有一些地方已经有了家长反欺凌联盟,家长可以联合起来,建立监督、预防、维权网络。

  社会也要参与进来。社区环境、社会文化都影响着欺凌行为和对待欺凌的态度。联合国最近一份报告提出,要从国家层面对欺凌进行预防、提高认识,增强儿童权能举措。已经有不少国家制定了反欺凌法案,并制定了专门的方案。比如挪威政府通过一项反欺凌宣言,呼吁范围广泛的利益攸关方采取合作行动,并确认成年人和照料者有责任确保儿童参与决策,掌握必要技能以防止欺凌,并充当良好的楷模。反欺凌卫生政策和预防方案是应对欺凌造成的社会心理危害的关键。媒体宣传也是重要环节。针对越来越多的网络欺凌事件,脸书公司与耶鲁大学情商中心的专家携手,为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建立了一个预防欺凌中心,提供信息说明如何阻止和举报网络欺凌行为,如果见到一个令人不安的帖子,如何进行沟通,如何要求撤销这个帖子,以及如何管理隐私设置。

  西方有句谚语: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防止欺凌也是如此。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新闻关注一下就够了,而是需要持续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关注和投入。

  参考文献:

  1. chan hc & wong dsw (2015). traditional school bullying and cyberbullying in chinese societies: prevalence and a review of the whole-school intervention approach. aggression & violent behavior, 23, 98-108.

  2. mcdougall p & vaillancourt t (2015). long-term adult outcomes of peer victimiz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pathways to adjustment and maladjustment. american psychologist, 70(4), 300-310

  3. rodkin p et al (2015). a relational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bullying: developmental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american psychologist, 70(4), 310-321

  4. bradshaw c (2015). translating research to practice in bullying preven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70(4), 322-330

  5. cook cr et al. (2010). predictor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a meta-analytic investigatio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25(2), 65-83.

  6. benenson jf et al (2013) social exclusion: more important to human females than males. plos one 8(2): e55851. doi:10.1371/journal.pone.0055851

  7. 联合国(2016)保护儿童免遭欺凌:秘书长的报告。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临时议程项目:促进和保护儿童权力。

  作者:王日出 单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guoxin]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2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170502_484089_taonews.html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