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大家可能并不陌生,虽然近几年才在中国兴起,但这股教育界的新风可谓是吹遍了大江南北,甚至有地方教育部门已经在研究将该教育模式推进中小学课堂。而一直强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科技馆教育体系怎么能错过这股春风,更是对stem教育爱不释手。本文所说的西澳大利亚科技馆,就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早在30多年前,西澳科技馆成立之初就提出了以stem教育为核心的办馆理念(图1),发展至今,每年接待观众量已达到50多万人次,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官网和社交媒体平台更是吸引了数十万用户,这对于人口仅为200多万、地广人稀的西澳大利亚地区来说,绝对是“网红馆”般的存在。
图1.1988年,西澳大利亚科技馆开馆之初的stem展区:“身体是如何运作的”
教育界普遍认为,stem教育特别适合中小学阶段的理工学科启蒙,而西澳科技馆深知自己作为非正式教育场馆的定位,与学校stem教育进行了差异化区分。除了针对中小学参观群体这一科技馆主要参观人群外,该馆更是在面向0-6岁学龄前低幼儿童的stem教育方面,开展了尤为丰富且深入的展览和活动。
2018年,西澳大利亚科技馆更新改造了学龄前儿童专题展区——“发现乐园”(图2),并于当年7月重新开放。展区中不仅翻新了观众最喜爱的展品“未来建筑者之墙”;还增添了全新设计的展品,如“射线发射桩”和“科学的音律”,同时在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官网发布长达48页的引导手册供家长下载,帮助其对婴幼儿进行stem启蒙教育。
图2.更新改造后的 “发现乐园”展区
针对低龄儿童自理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更多引导的特点,该馆工作人员在孩子们进入该区域后会分组辅导,向孩子们介绍“发现乐园”,并鼓励他们与展品互动。更为贴心的是,即使是学龄前儿童这个群体,工作人员也没有“一勺烩”,而是根据其认知特点、自理能力以及理解方式的不同,将这一群体细分成更小组别进行stem技能学习。例如,同样是参观 “未来建筑者之墙”展品(图3),该馆将孩子分为0-3岁婴幼儿、4-6岁幼儿园两个阶段,设计了两种不同的stem互动玩法:
对于0-3岁婴幼儿,主要是教孩子如何玩耍。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年纪尚幼,表达能力有限,多半只能运用碎片化词语,甚至还不太会说话,所以教孩子们如何在该区域里更好地玩耍互动,可以帮助他们探索未知领域,这也是进行stem教育的起点。辅导员以鼓励孩子多用眼观察、用手触摸为主,会向孩子们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
•这个砖块看起来像什么?(颜色、形状)
•我能用它做什么?
•我如何让它工作?(推、拉等)
•我想知道如果……会发生什么?
图3.孩子们与“未来建筑者之墙”展品互动
对于4-6岁幼儿,主要是教孩子如何使用简单机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通过幼儿园教育,有了一定自主认知能力,且想象力丰富,辅导员会因势利导,向孩子们抛出更具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多多独立思考,在与展品的亲密互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辅导员会让孩子们带着任务完成以下问题:
•你能找到这些简单的机器:齿轮,车轮,溜槽,杠杆,滑轮,螺丝,坡道吗?(辅导员会借助图案卡片给予提示)
•在筑墙过程中,你如何让它们发挥作用?
•你能找到由许多简单机器组成的大机器吗?
最后,辅导员还会带领小朋友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让孩子在探索中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乐园”改造期间,西澳大利亚科技馆在临时展厅为低龄儿童开设了“探索你的世界”展区。这种做法可以填补“发现乐园”目标观众的参观空窗期,保持观众黏度。
(作者: 李竞萌 中国科技馆科普影视中心讲师)
(栏目主持人:齐欣,编辑:刘巍)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19年3月8日(第8版)“馆窥天下”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