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之谜(1)-凯发k8官方首页

./t20120222_323820_taonews.html

《百科知识》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百科知识》杂志社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同期创建于1979年, 是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主办的国内惟一文理合编的国家级科普刊物; 是国内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老牌科普杂志之一。《百科知识》杂志的特色是门类广泛、文理合编、权威准确、通俗易懂。

文章数
分享到:

曹操墓之谜(1)

2012-02-22 09:47:23

                                       文/倪方六

 

北方的冬天。今年特冷,据说几十年一遇。就在这当口,历史大名人曹操为这个冬天“点了一把火”。

 

20091227,河南文物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曹操墓找到了。这一发现,立即轰动了华人世界。接下来,新发现曹操墓与“七十二疑冢”一样,引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真伪之争。

 

20101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了一次公共考古论坛,在之前认定曹操墓是真的背景下,“改口”并谨慎说,这只是初步认定,且没有“盖棺定论”。

 

“曹操墓”,为何难以盖棺定论?因为曹操墓的谜团太多。

 

曹操墓,中国帝王陵墓两大不解谜团之一。

 

曹操,是三国时期风云人物,差不多家喻户晓,其底细,一般中国读者都比较清楚。虽然《三国志》上称他为“魏武帝”,实际上曹操一天皇帝也没有当过,二儿子曹丕当了皇帝后,才让死后的曹操当了回皇帝,追谥为“武帝”。曹操生前真正的最高封号是“魏王”,下葬前谥为“武王”。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

 

曹操是卒年正月在洛阳病死的,次月即下葬于“高陵”。从下葬这天起,曹操墓的传说,便开始在民间散布开了。特别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著小说《三国演义》风行之后,曹操墓之谜与元朝皇帝的葬地之谜,并列为中国古代帝王陵墓两大最难解谜团,吊足了大家探索真相的胃口。

 

曹操墓谜多多,谜中有谜。

 

葬法之谜、葬地之谜、葬品之谜、反盗之谜等诸多有趣现象,集合成了一个大谜团。新发现的“曹操墓”,不仅未能把这些谜团一一解开,反而给人们增添了新的疑惑。这大概也是“曹操墓”成为目前新闻热点的原因之一。其实,即使没有真假之争,发现“曹操墓”也会有一番热议。

 

墓址之谜

 

西门豹祠西原上说

 

曹操死后到底葬在哪儿?民间众说纷纭,甚至许多学者也加入了猜想行列。

 

据《三国志》, 曹操死后,儿子曹丕将其遗体运回了封地“邺”,安葬于“高陵”。曹操在病死前两年,曾明确表示,“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 因高为基,不封不树。”

 

高陵又因在西原上, 被称为“西陵”。这记载很明确,曹操把自己的寿陵陵址选在当时邺城西门豹祠西边的一个贫瘠的高地上。目前河南安阳新发现的东汉末大墓墓主被认为是曹操的依据之一,就是此记载。

 

但现在的问题是,西门豹祠早已不存。而高陵到底离西门豹祠有多远,《三国志》上并没有明说。

 

一直到唐代, 《元和郡县图志》上才出现了具体数据。相州“ 邺县”条中记载: 魏武帝西陵在县西30里,同书还记载,西门豹祠在县西十五里。但这里的问题是,此时距曹操下葬时间已有几百年了,期间朝代频繁更迭,所载数据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现在发现的东汉末大墓,距邺城14.5千米,考古专家认为,此距离与史载曹操墓位置十分接近、相符。实际上这里又有问题,古代的“里”与现代的“里”,在长度上可能是不一样的;古代邺城与现代邺城,位置是否有过移动,也是个问题。

 

河北磁县说

 

在这种情况下,河北和安徽有关专家,对新发现的曹操墓址表示质疑。这种质疑有很深的历史背景。

 

先说曹操墓地, 可能在河北。

 

在安阳未发现“曹操墓”时,比较主流的观点是,曹操可能葬在今河北境内的临漳、磁县境内。民间所谓的曹操“七十二疑冢”传说,最早就出自这块土地上。“漳河水,冲三台,冲塌三台露出曹操的红棺材”的说法,至今还为当地人津津乐道。

 

在磁县县城磁州镇的南部及西南部一带,遍布着大大小小土丘130多处。有“天子冢”、“皇姑坟”等。这里,与现在发现的“曹操墓”所在地安阳西高穴村一样,都是古代邺地。

 

过去,发现曹操墓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在清代。最离奇的传说是在漳河底发现了曹操墓。当时文人的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如清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褚学稼的《坚瓠集•续集》中,都提到漳河底发现曹操墓的事情。

 

在现代文物普查中,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片区域进行了深入勘查,最后发现,这里都是北朝墓葬。1989年,国务院遂将这一片墓群区易名为“磁县北朝墓群”,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日报》还曾为此发表长文,称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之谜”已解。但是,以刘心长为代表的河北学者,一直没有放弃对曹操墓的考证和探寻。在河南发布找到曹操墓后,河北随即有了反应,认为这一发现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实物来证实。其中有一个观点是,曹操墓很可能仍藏在磁县北朝墓群的下面。

 

“亳州说”

 

在曹操葬地中,亳州,也具有相当竞争力。这次河南宣布发现曹操墓后,亳州也出现不同声音就是这意思。

 

《三国志•魏书》称,曹操“沛国谯人也”。谯,古地名,大约在今安徽省亳州市一带,此处有“谯陵”。这里是曹氏祖茔地,在今亳州老城魏武大道西侧,至今仍可见到范围达十几里的曹氏宗族墓群。

 

东汉末年,已被委任为东郡太守的曹操,看不惯权臣专朝称病回家,“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过着很潇洒的“无官一身轻”生活。曹操在城外造的读书学习的地方,时称“精舍”。这一段时期的归隐生活,应该坚定了曹操叶落归根的想法。

 

曹操于公元220年三月份,病逝于洛阳任上。据说,曹操生前表示死后葬于邺城,是一个障眼法,实际上尸体被悄悄运回了谯,秘葬于家族墓地中,邺城的曹操墓是虚冢。

 

这一说法也是有一定依据的。曹操病逝那一年初秋,曹丕曾回老家的出生地,“亲祠谯陵”。从民俗学角度来看,曹操当年并未称帝,叶落归根也是中国古人的传统选择,死后归葬于家族墓地,也是合乎封建礼制的。

 

那么, 如果曹操墓在亳州,具体会葬在什么地方?年过八旬的亳州学者李灿认为,可能就是今亳州市区薛阁塔下面的观音山墓。

 

笔者认为, 曹操墓在河南、河北、安徽境内发现,都是有可能的,即使现在河南安阳新发现的曹操墓,最后被认定是真的,是曹操的真身墓,也不排除将来其他地方会再有曹操墓发现。古人有建衣冠冢的风俗,如曹操的儿子曹植墓,虽然学术界认为1951年在山东东阿县境内发现的曹植墓是真的,但在安徽、河南境内也有“曹植墓”,便是曹植的衣冠冢。

 

葬法之谜

 

一个曹操,葬地却有这么多的说法,为什么?这与曹操的葬法有一定的关系。

 

民间传说,曹操下葬时实行的是秘葬制。下葬那天,邺城所有城门洞开,从里面抬出一具具棺材,向四面八方出殡。

 

为何又会有这种传说?这与曹操的“民间性格”有关。在老百姓看来,曹操是很狡诈的人物,是白脸奸臣。由于他生前盗过不少墓,因而他在选择自己的葬地时,也用足了心思,搞了明一套暗一套,即所谓的“疑冢”。

 

明的,就是《三国志》中记载的“西门豹祠西原上”;暗的,则史无记载,邺城人相信葬在邺城附近。亳州人则相信,秘葬回了谯。

 

秘葬,是中国古代传统的反盗墓手段之一,通俗说来,就是今天农村为了躲避火葬而搞的“偷埋”;“疑冢”,也叫虚冢,即假坟。

 

西汉初年的南越王越佗,是比较早施行秘葬的一位。这位活了一百多岁的一方君王,传说死后出殡时便是多门出棺。而且他的墓是造在山中,一般人根本就不知道墓址。

 

能证明曹操是“ 秘葬”的,还有一个根据,就是《三国志》中记载的,曹操有遗令,要求他的丧事一切从简,“不树不封”。

 

“不树不封”,就是秘葬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中国远古时期,“不树不封”葬法,是时人普遍的选择。而“墓”字的出现,也是因为“不树不封”,不树不封就棺椁埋下后,地面没有任何痕迹,即“没”,“墓”、“没”相通。

 

曹操传说中的秘葬制,影响了后代。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葬俗来看,秘葬是民间和官方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之后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众多君主墓,至今都找不到,特别是两晋帝王陵的“集体失踪”,都与“不树不封”有关。

 

但是,根据《全唐文》中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凯旋而回,途经邺城附近时谒高陵的记载,“秘葬说”、“七十二疑冢”则是不成立的。

 

除了疑冢和秘葬,古人有多种反盗墓手段,如设机关、放毒气、流沙积石、灭口等。但这次发现的“曹操墓”却不见机关。虽然墓是“甲”字型的,比较大,但里面很简单,甚至连当时流行的壁画也没有,更别提反盗墓机关了。

 

也许,曹操下葬时根本就未考虑反盗墓,他生前提倡薄葬,似乎也不怕人盗墓。

上一篇:曹操墓之谜(2)
下一篇:保健品应当怎样吃?
©2011-2020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