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幻的现实生态-凯发k8官方首页

./t20121022_320698_taonews.html

《科幻世界》

开博时间:2016-07-01 14:43:00

让读者在幻想中理解科学,在科学中拥抱幻想,给科学插上幻想的翅膀,带着年轻的心一同飞翔!

文章数
分享到:

中国科幻的现实生态

2012-10-22 19:35:02


姚海军(《科幻世界》主编,科幻出版人)

《人民日报》201294

 

 

2012堪称科幻之年,不仅仅因为那部同名好莱坞大片,还因为如下一些被广泛传播的新闻:

2012年第3期《人民文学》推出科幻小说专辑,一共刊发了刘慈欣四篇科幻小说。这是《人民文学》自上世纪80年代刊发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以来,对科幻小说的再次关注。有媒体认为,这意味着时隔30年,科幻重回主流文学视野。

几乎与此同时,新星、人民邮电、重庆、希望、读客等多家出版社或民营图书公司公布了自己规模可观的科幻出版计划;而最早系统引进西方科幻经典名作的科幻世界,其旗下的品牌丛书“世界科幻大师丛书”则已经出版到第110本,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套科幻丛书,为进一步深耕科幻图书市场,科幻世界还专门成立了科幻图书事业部。对于科幻这一类型文学来说,这样的兴盛景象,只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有过昙花一现。

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的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评选工作在今年6月份开评即面临困扰,评委会主席、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和评委会委员们开始“抱怨”参评作品过多,“也许只有机器人才能看得过来”。这样的幸福的烦恼在前两届的评选过程中还并不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刘慈欣代表作《三体》三部曲发行达到40万套,英文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在多家竞争中签出,日文版开始洽谈,韩文版则进入翻译阶段。在热心读者的期待中,不时还有刘慈欣作品列入电影改编计划的消息传来。

最新的一条消息是: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邀请刘慈欣担任演讲嘉宾,探讨艺术家和作家如何构想未来。科幻作家出席这样规格的非文学论坛,哪怕就在几年前也还无法想象。

 

“科幻小说火了。”“在经历了言情热、武侠热、奇幻热之后,终于迎来了科幻热。”笔者今年多次参加与科幻有关的宣传或交流活动,这似乎成了很多人聊到科幻时的开场白。但是,这样的繁荣景象到底是真实的现实,还是很多科幻作家描绘过的虚拟幻景?

要清晰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同时在两个向度上进行比较。

首先是横向比较,让我们看看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之所以选美国,是因为它的科幻产业最为发达)到底存在什么样的差距。

显然,美国科幻有数量庞大的作家群体。最近40多年来,仅获得美国科幻协会颁发的星云奖的作家,即有400多位,其中就包括罗伯特•海因莱因、雷•布拉德伯里、艾萨克•阿西莫夫等数十位享誉世界的大家。同时,作为重要的创意产业之一,美国科幻的利润中心,也已经完成了从杂志向畅销书再向影视游戏的转移。而我们的科幻产业却仍处于从杂志向畅销书过渡的初级阶段,作家数量有限(经常发表作品的科幻作者不足百人),其舞台主要还是杂志,畅销书寥寥无几,影视、动漫、游戏、主题公园虽然都有所尝试,但作为产业链仍显得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性及内部整合的动力。目前正在推进的文化体制改革,也许能够推动科幻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自主整合。

当然,从个体的角度看,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以及更年轻一代的陈楸帆、夏笳、江波等少数作家的优秀之作,无论在想象力还是在文学性上都足以与西方一流的科幻作品相媲美。刘慈欣气势恢宏的《三体》系列和韩松意象丰富的《红色海洋》,在笔者看来早已超越了西方很多科幻经典。只是,这样的作家和作品太少了。

很显然,差距不是个体上的,而是整体上的。这很像我们的篮球项目。乐观主义者的观点是:虽然我们还没有全明星阵容,但已经实现了突破。我们自己的全明星阵容或许只是个时间问题。

如果再做纵向的比较,结果可能更为乐观。

虽然中国科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清,但其历程却坎坷曲折,历史上也只有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形成了短暂的高潮(仅持续了五六年的时间,很多人将那几年称为中国科幻的黄金时代)。然而,1983年以后科幻却突然跌入谷底,成为不受人爱的“灰姑娘”,这一局面直到1997年才籍由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以及《科幻世界》这本杂志本身对科幻阵地的坚守而改变。那次大会在相当程度上扭转了科幻“胡思乱想”“伪科学”的负面社会形象,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幻有助于想象力的培养,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科幻世界》多年对作者队伍的扶持与培养也在1997年之后显现成效,以星河、韩松、吴岩、何宏伟为代表的新生代科幻作家发表了一系列优秀之作,很快迎来了属于他们的时代。

将今天的科幻小说与1980年代初科幻“黄金时代”的作品相比较,作品风貌上的变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今天的科幻小说,文学性已有很大提升。刘慈欣、韩松等人的作品早已不复1980年代科幻小说的单纯,往往结构宏大,内容庞杂,包含多重意象和犀利的思想。也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才能从传统科幻的领地突入更广阔的空间。这种突破不仅提升了科幻自身的影响力,也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抹难得的现代性的亮色。在科幻小说的核心价值想象力方面,今天的作品也呈现出令人惊叹的奇崛面貌,最近出版的王晋康的“新人类”系列,即展现了“人”这一物种在未来科技作用下可能发生的种种异化,以及我们面对这些高科技催生出的“超人”所产生的困惑与彷徨。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更是将人类文明的进程推演到宇宙的末日,其间所产生的恍若神迹般的未来科技,让人目眩神迷。中国科幻开始拥有“超然视角”,而由此产生的带有浓郁东方哲学意味的未来问题的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解决方案,则为中国科幻找到了现实与情感的根基。

科幻文学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出发,科幻小说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思想实验的社会价值用正在被广泛接受;另一方面,由于刘慈欣、王晋康、韩松这样的明星作家的产生,科幻小说的市场得以进一步扩大。这有利于吸引更多有才气的作者进入到科幻创作领域。

以上,是今日科幻文学的向阳面。很显然,还有背阳面。

最突出的是随之而来的白热化的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争夺战。在前不久山西太原一次小型科幻座谈会上,前《新科幻》杂志主编赵国珍在描述中国科幻出版现状时曾尖锐地指出:“当下的科幻出版可以用三个‘一’来概括,即(出版社/图书公司)一哄而上、(作家/作品)一抢而空……(结果很可能)一地鸡毛。”

对这种现象本身,笔者倒不那么悲观,这样的局面或许是中国科幻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在这种混乱中还会有多少出版社、图书公司关注原创力量的培养,为新人搭建发展平台,以及作者们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创作心态。新世纪之初奇幻小说在短短几年间由盛转衰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真正关心科幻文学长远发展的出版人应该保持警醒。

一种由“发展缓慢”引发的焦虑气氛也在弥漫。有些人认为只有写出长篇小说才可称得上作家;有些人认为当务之急是科幻影视化;还有些人认为争取在国外获得奖项能迅速改变中国科幻之现状。或许吧。但有一条无论作者还是出版者都不应忘记:读者渴望的永远是好作品。

目前我国经济正面临转型压力,创意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状大,也是转型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作为创意产业之一的科幻产业,其发展的空间极为广阔,仅以美国最科幻大片《阿凡达》为例,它创造的产值即可达24亿美元之巨,大大超过了我国本土电影一年的总票房。

不仅仅是我们的创意产业需要科幻。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曾说,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人们必会将目光转向未来。中国正处于这样的快速变化中,我们需要科幻小说为我们提供海量的未来图景,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扑面而至的未来。

 

上一篇:只有核心强大,才能突破边界
下一篇:梦里不知身是客——评《火星照耀美国》
©2011-2020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388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