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外面的宇宙》作者谢云宁 本刊记者:赵晓旭
2012-08-08 16:34:16
准备采访的某一天,我一口气看完了谢云宁所有发表过的小说,关上文档,闭上酸痛的眼睛,大脑由于在短时间内输入太多信息而隐隐胀痛。片刻后,一个“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人慢慢在我的脑海中显现并逐渐清晰——“八柱何当,东南何亏?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屈原问天的形象。在整理接收到的信息的过程中,我的潜意识终于找到了对谢云宁的作品那种说不出的熟悉感源于何处——《天问》。他如同几千年前的屈原一样,对头顶的那片星空极度好奇,他震惊于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不断地质询宇宙的真相;他已深深陷入宇宙的涟漪之中无法自拔,不断用虚构的故事猜想着宇宙的过去与未来……
新科幻:谢云宁,你好!或许将你比做屈原并不是很恰当,但这是我在读你的科幻小说时一个很真切的想法。我觉得你好像承继了中国古代先哲们“问天”的精神,对浩瀚的宇宙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你会这么喜欢写宇宙学题材的作品吗?
谢云宁:呃,这个,屈原(大汗)……我还是赞同刘慈欣的一种说法:“科幻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学。”我创作的出发点是从一个能够震撼自己的科学构想出发,然后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引向极致,这就像一次纯粹的思想实验,自己得到如解开一道智力题般的愉悦的同时,也力图向读者展现宇宙的一种可能性以及人类身处此境可能的抉择。
说到为何我的作品多以宇宙学为主题,或许是因为如今宇宙学的最前沿多是一些假说与猜想,这给了我很多的灵感。
新科幻:《外面的宇宙》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什么?“人类的观察决定了宇宙昨日的历史。”这个观点似乎有些难以理解,我们一般认为,人类只是宇宙的观察者而已,并不能干涉宇宙的形态。文章中的观点好像将因果倒置了,你能再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谢云宁:这篇文章的主要理论来源还是约翰·惠勒在1979年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讨论会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其是量子双缝实验的一个变形。实验使用涂着半镀银的反射镜来代替双缝,一个光子有一半几率通过反射镜,一半几率被反射。如果把反射镜和光子入射途径摆成45度角,那么它一半可能直飞,另一半可能被反射成90度角。但是,我们如果在终点处再插入一块呈45度角的半镀银反射镜,这又会造成光子的自我干涉。如果我们仔细安排位相,完全可以使得在一个方向上的光子呈反相而相互抵消,而在一个确定的方向输出。这样的话我们每次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就像每次都得到一个特定的干涉条纹一样),根据量子派的说法,此时光子必定同时沿着两条途径而来。就这样,如果我们不在终点处插入半反射镜,光子就沿着某一条道路而来,反之它就同时经过两条道路。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怪异的结论:观察者现在的行为决定了光子过去的路线。由于这个思想实验并没有限制实验室的尺度,光子飞行的距离原则上可以无穷长,几米、几千米乃至几亿光年都不会影响最后的结论。观察者现在的行为所决定的过去可能是非常遥远的过去,甚至远到人类还没有诞生的宇宙初期。
上面就是延迟选择实验的大致描述,想要进一步研究的朋友可以再百度、google之。另外我还想提到的是,惠勒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与科幻渊源颇深,黑洞与量子泡沫等很多物理名词是由他命名,而提出平行宇宙的艾弗雷特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其理论,他一生中提出的很多离经叛道的假说都可以用来当作科幻创意。
新科幻:最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普通物质只占4%,23%的物质为暗物质,73%是暗能量。能用最形象的语言科普一下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词吗?另外,这两者的发现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宇宙有什么意义?
谢云宁: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自身不发射电磁辐射,也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暗能量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按照相对论,这种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反引力,正是这种能量决定了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没有暗能量或暗能量少于我们宇宙现有物质的引力,我们宇宙将向回坍缩。
目前,暗物质可以通过引力效应感知,而“暗能量”仅仅是人们凭借宇宙膨胀速度推测其存在。毋庸置疑,这两者的发现对人类认识宇宙意义重大,其决定了宇宙的现在形态、历史与未来。
同样的,两者对于我的科幻创作也算意义重大,大家可以看到,暗物质只能够通过引力感知但还无法确定其具体构成,而暗能量更只是一种猜想,这就给了科幻创作很大的幻想空间,在我最近的几篇中篇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这两种神秘的力量。
新科幻:文章在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场精心动魄的足球比赛,而足球又是主人公除了研究课题外的另一大爱好,呵呵,这两项好像也是你的最爱,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吗?为什么以一场足球赛来展开整个故事?
谢云宁:科幻与足球两者的相通之处我真的没有想过呵。硬要讲的话,或许两者都带着令人着迷的激情。当阅读到科幻小说中一个让人掩卷称奇的创意或是得到一个科幻灵感,与观赏或是亲自踢一场球赛、取得一个进球或是一次成功的防守,都给人一种畅快淋漓之感。小说以一场足球赛开局是力图向读者展现事物发展难以预测的偶然性,从而引出宇宙的概率存在。
新科幻:人类对星辰的遥望可能触发宇宙结构变化,这仅仅是从惠勒的延迟思想实验得出的一个猜想还是在实际中已经有一些结果被观测到了呢?
谢云宁:惠勒的延迟选择思想已经在实验中得到证实,是确凿的存在,但在宇宙尺度上的作用目前还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另外,将宇宙间的不定态与暗能量联系在一起是我自己的私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观察能够决定了宇宙一个局部的历史,也不见得会引起暗能量消退导致宇宙坍缩。
新科幻:在你的小说中很少出现一般科幻小说中拯救地球的英雄,《外面的宇宙》的主人公甚至在面对感情、事业的抉择时有些懦弱,为什么会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来担当故事的主人公?你是否觉得人类与宇宙相比太过渺小,对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
谢云宁:我以为,按现有的科技水平,面对猝然而至的宇宙结构上的嬗变,人类如何在灾变面前保持尊严和希望才是更让人动容的吧,要像美国科幻片里动辄使用核弹摆平,“二向箔”也不见得会给人类这个机会(笑)。
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对人类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识了宇宙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我们的宇宙。”
文章反复描写主人公的优柔寡断主要是想向读者渲染一种极其脆弱的概率世界的偶然性,人类最终的抉择将使不定态坍塌,即便如此,人类也应该战胜内心的不安勇敢地作出抉择。同时,我也不觉得主人公是懦弱的,他一时甘于沉沦是受到家庭与感情的羁绊,最后他也寻找到了一种“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之法。
新科幻:除了宇宙,你的科幻小说中的另一个主题是虚拟世界。魔法、精灵之类看似奇幻的东西被放在科幻的角度下诠释。这些灵感是否来自电子游戏?你怎么看待人们对电子游戏的沉迷?
谢云宁:我本身并不是游戏迷,也就偶尔玩玩ps(足球),但我非常赞同弗诺·文奇在《真名实姓》中提到的观点:“在网络世界单凭想象调动事物,在人类数千年形成的语汇中,说到底还是魔法行话最为合适。”(诞生于1981年的伟大杰作,为文老的想象力惊呼吧!)人类既然能够生活在另一个没有地心引力的位面,为什么不让自己彻底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祇呢?(笑)
对于沉迷于游戏的人们,我理解他们,他们有他们的梦想与光荣,我无力去做更多评判。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出生在现实世界中,我需要更多在“第一人生”而不是“第二人生”尽责任。
新科幻: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现实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提出“逃往虚拟世界”的口号,如同你在文章中给人类找出的解决危机的出路。你认为未来人类会像一些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整体上传到网络吗?在虚拟世界能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危机吗?
谢云宁:整体上传只是小说情节的需要,我并不认为人类在可见的未来会有剥离肉身虚拟化意识的可能性——不过谁说得清呢,按奇点理论,我们压根无法预见奇点之后的世界。我想,可预见的未来社会发展更可能还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现实加强技术”吧。
新科幻:在讨论完外面的宇宙后让我们回到地球,从2005年的《深度撞击》大获好评到现在,你一共创作了多少部作品?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许多作者都说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你有同感吗?
谢云宁:从2004年的处女作到《外面的宇宙》,我一共发表了7篇作品,8年的时间,产量不高。肯定也谈不上进入了高峰,不过我觉得自己还处在上升期。对于创作的酸甜苦辣,我想引用阿西莫夫的一段话与科幻同好们共勉:“科幻写作,我了解它所有的痛苦,但是在其中某处,我找到了乐趣。我无法简单地解释它在那里,或它包括了些什么,但是它存在。我知道它的乐趣﹐而且能够体会。在我有生之年,我不会停止写作,死也不愿和美国总统交换位置。”
新科幻:在你的作品中经常涉及量子物理学的理论,你的这些知识来自学校的系统学习吗?你认为在创作科幻小说中,作者最需要修炼的是哪方面的能力?
谢云宁:我的专业是微电子,大学本科学过一些量子物理的皮毛。我也不觉得科幻作家需要去掌握艰深的理论知识,真正需要的是宽泛地领悟前沿科技的大致脉络,从而与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我自己的前沿知识主要来自第一推动丛书、《环球科学》杂志以及网络。作者需要修炼哪方面能力,这因人而异,有的需要磨练文笔,有的需要加强讲故事的能力,有的则需要加强科幻内核的震撼力。对于我来说,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展现得更有技巧、更富感染力,是我努力的方向。
新科幻:你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谁,可以谈谈他或者他们作品的特点和对你的影响吗?
谢云宁:国内的童恩正、何宏伟、刘慈欣,国外的波尔·安德森、乔·哈德曼、弗诺·文奇、伊安·麦克劳德,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在不同时期打动过我。另外还要着重提到的是斯蒂芬·巴克斯特和格雷格·艾根,这两位前辈最近二十年来在宇宙与量子论方面的一系列开创性探索,让我看到科幻能够超越科学的疆域而进行终极思考的可能性,我在《外面的宇宙》中向他们的作品进行了一次拙劣的学习。
新科幻:问一个经典问题,你是如何走上科幻写作的道路的?在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有过被退稿的经历没有?如何坚持下来的?许多年轻的作者在工作结婚后慢慢淡出科幻圈,现实的压力可能是最大的困境。你会一直坚持下去吗?
谢云宁:当一个科幻迷阅读到足够多的时候,他就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稚拙的笔,诚惶诚恐地加入到科幻写作的大军中,当年的我就是这样的。当然被退过稿,我从大一开始科幻创作,大学期间应该写了超过10万字的废稿,就在大四即将毕业心里想着做最后一搏的时候,我的处女作终于发表了。
对于一个业余科幻作者来说,科幻当然不是生活的重心,但科幻对我来说是生活之余释放想象力和表达欲望的一个途径,也是年轻时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我想我会一直写下去。
新科幻:你以后的作品会考虑写别的题材吗?在宏大的宇宙中,你笔下的主人公的经历显得有些单薄,你会在情节的塑造方面加大力度,还是保持现有这种散文化的风格?
谢云宁:自己当然愿意在更多领域做更多的尝试。对于你的意见,我完全赞同(握手)。目前我自己也在向着故事化方面做一些尝试,我觉得你说到的两者并不矛盾。
新科幻: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当然,如果能有剧情预告的话读者会看得更欢乐!
谢云宁:谢谢,我会努力的:-)
新科幻:谢云宁,你好!或许将你比做屈原并不是很恰当,但这是我在读你的科幻小说时一个很真切的想法。我觉得你好像承继了中国古代先哲们“问天”的精神,对浩瀚的宇宙投入了巨大的热情,能告诉我们为什么你会这么喜欢写宇宙学题材的作品吗?
谢云宁:呃,这个,屈原(大汗)……我还是赞同刘慈欣的一种说法:“科幻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学。”我创作的出发点是从一个能够震撼自己的科学构想出发,然后将故事主人公的命运引向极致,这就像一次纯粹的思想实验,自己得到如解开一道智力题般的愉悦的同时,也力图向读者展现宇宙的一种可能性以及人类身处此境可能的抉择。
说到为何我的作品多以宇宙学为主题,或许是因为如今宇宙学的最前沿多是一些假说与猜想,这给了我很多的灵感。
新科幻:《外面的宇宙》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什么?“人类的观察决定了宇宙昨日的历史。”这个观点似乎有些难以理解,我们一般认为,人类只是宇宙的观察者而已,并不能干涉宇宙的形态。文章中的观点好像将因果倒置了,你能再进一步解释一下吗?
谢云宁:这篇文章的主要理论来源还是约翰·惠勒在1979年纪念爱因斯坦诞辰100周年讨论会提出的延迟选择实验,其是量子双缝实验的一个变形。实验使用涂着半镀银的反射镜来代替双缝,一个光子有一半几率通过反射镜,一半几率被反射。如果把反射镜和光子入射途径摆成45度角,那么它一半可能直飞,另一半可能被反射成90度角。但是,我们如果在终点处再插入一块呈45度角的半镀银反射镜,这又会造成光子的自我干涉。如果我们仔细安排位相,完全可以使得在一个方向上的光子呈反相而相互抵消,而在一个确定的方向输出。这样的话我们每次都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就像每次都得到一个特定的干涉条纹一样),根据量子派的说法,此时光子必定同时沿着两条途径而来。就这样,如果我们不在终点处插入半反射镜,光子就沿着某一条道路而来,反之它就同时经过两条道路。这样就导致了一个怪异的结论:观察者现在的行为决定了光子过去的路线。由于这个思想实验并没有限制实验室的尺度,光子飞行的距离原则上可以无穷长,几米、几千米乃至几亿光年都不会影响最后的结论。观察者现在的行为所决定的过去可能是非常遥远的过去,甚至远到人类还没有诞生的宇宙初期。
上面就是延迟选择实验的大致描述,想要进一步研究的朋友可以再百度、google之。另外我还想提到的是,惠勒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与科幻渊源颇深,黑洞与量子泡沫等很多物理名词是由他命名,而提出平行宇宙的艾弗雷特正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其理论,他一生中提出的很多离经叛道的假说都可以用来当作科幻创意。
新科幻:最新的研究表明,宇宙中普通物质只占4%,23%的物质为暗物质,73%是暗能量。能用最形象的语言科普一下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词吗?另外,这两者的发现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宇宙有什么意义?
谢云宁:宇宙学中,暗物质是指那些自身不发射电磁辐射,也不与电磁波相互作用的一种物质。人们目前只能通过引力产生的效应得知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的存在。
暗能量指一种充溢空间的、具有负压强的能量。按照相对论,这种负压强在长距离类似于一种反引力,正是这种能量决定了我们的宇宙正在加速膨胀。如果没有暗能量或暗能量少于我们宇宙现有物质的引力,我们宇宙将向回坍缩。
目前,暗物质可以通过引力效应感知,而“暗能量”仅仅是人们凭借宇宙膨胀速度推测其存在。毋庸置疑,这两者的发现对人类认识宇宙意义重大,其决定了宇宙的现在形态、历史与未来。
同样的,两者对于我的科幻创作也算意义重大,大家可以看到,暗物质只能够通过引力感知但还无法确定其具体构成,而暗能量更只是一种猜想,这就给了科幻创作很大的幻想空间,在我最近的几篇中篇里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这两种神秘的力量。
新科幻:文章在一开头就描写了一场精心动魄的足球比赛,而足球又是主人公除了研究课题外的另一大爱好,呵呵,这两项好像也是你的最爱,它们之间有相通之处吗?为什么以一场足球赛来展开整个故事?
谢云宁:科幻与足球两者的相通之处我真的没有想过呵。硬要讲的话,或许两者都带着令人着迷的激情。当阅读到科幻小说中一个让人掩卷称奇的创意或是得到一个科幻灵感,与观赏或是亲自踢一场球赛、取得一个进球或是一次成功的防守,都给人一种畅快淋漓之感。小说以一场足球赛开局是力图向读者展现事物发展难以预测的偶然性,从而引出宇宙的概率存在。
新科幻:人类对星辰的遥望可能触发宇宙结构变化,这仅仅是从惠勒的延迟思想实验得出的一个猜想还是在实际中已经有一些结果被观测到了呢?
谢云宁:惠勒的延迟选择思想已经在实验中得到证实,是确凿的存在,但在宇宙尺度上的作用目前还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另外,将宇宙间的不定态与暗能量联系在一起是我自己的私货,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观察能够决定了宇宙一个局部的历史,也不见得会引起暗能量消退导致宇宙坍缩。
新科幻:在你的小说中很少出现一般科幻小说中拯救地球的英雄,《外面的宇宙》的主人公甚至在面对感情、事业的抉择时有些懦弱,为什么会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来担当故事的主人公?你是否觉得人类与宇宙相比太过渺小,对于宇宙中发生的一切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
谢云宁:我以为,按现有的科技水平,面对猝然而至的宇宙结构上的嬗变,人类如何在灾变面前保持尊严和希望才是更让人动容的吧,要像美国科幻片里动辄使用核弹摆平,“二向箔”也不见得会给人类这个机会(笑)。
借用罗曼·罗兰的一句话:“对人类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识了宇宙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我们的宇宙。”
文章反复描写主人公的优柔寡断主要是想向读者渲染一种极其脆弱的概率世界的偶然性,人类最终的抉择将使不定态坍塌,即便如此,人类也应该战胜内心的不安勇敢地作出抉择。同时,我也不觉得主人公是懦弱的,他一时甘于沉沦是受到家庭与感情的羁绊,最后他也寻找到了一种“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之法。
新科幻:除了宇宙,你的科幻小说中的另一个主题是虚拟世界。魔法、精灵之类看似奇幻的东西被放在科幻的角度下诠释。这些灵感是否来自电子游戏?你怎么看待人们对电子游戏的沉迷?
谢云宁:我本身并不是游戏迷,也就偶尔玩玩ps(足球),但我非常赞同弗诺·文奇在《真名实姓》中提到的观点:“在网络世界单凭想象调动事物,在人类数千年形成的语汇中,说到底还是魔法行话最为合适。”(诞生于1981年的伟大杰作,为文老的想象力惊呼吧!)人类既然能够生活在另一个没有地心引力的位面,为什么不让自己彻底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祇呢?(笑)
对于沉迷于游戏的人们,我理解他们,他们有他们的梦想与光荣,我无力去做更多评判。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出生在现实世界中,我需要更多在“第一人生”而不是“第二人生”尽责任。
新科幻: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和现实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多的人提出“逃往虚拟世界”的口号,如同你在文章中给人类找出的解决危机的出路。你认为未来人类会像一些科幻小说中描写的整体上传到网络吗?在虚拟世界能解决现实中的一系列危机吗?
谢云宁:整体上传只是小说情节的需要,我并不认为人类在可见的未来会有剥离肉身虚拟化意识的可能性——不过谁说得清呢,按奇点理论,我们压根无法预见奇点之后的世界。我想,可预见的未来社会发展更可能还是虚拟与现实交织的“现实加强技术”吧。
新科幻:在讨论完外面的宇宙后让我们回到地球,从2005年的《深度撞击》大获好评到现在,你一共创作了多少部作品?你觉得自己是否已经进入了创作的高峰期?许多作者都说写作是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你有同感吗?
谢云宁:从2004年的处女作到《外面的宇宙》,我一共发表了7篇作品,8年的时间,产量不高。肯定也谈不上进入了高峰,不过我觉得自己还处在上升期。对于创作的酸甜苦辣,我想引用阿西莫夫的一段话与科幻同好们共勉:“科幻写作,我了解它所有的痛苦,但是在其中某处,我找到了乐趣。我无法简单地解释它在那里,或它包括了些什么,但是它存在。我知道它的乐趣﹐而且能够体会。在我有生之年,我不会停止写作,死也不愿和美国总统交换位置。”
新科幻:在你的作品中经常涉及量子物理学的理论,你的这些知识来自学校的系统学习吗?你认为在创作科幻小说中,作者最需要修炼的是哪方面的能力?
谢云宁:我的专业是微电子,大学本科学过一些量子物理的皮毛。我也不觉得科幻作家需要去掌握艰深的理论知识,真正需要的是宽泛地领悟前沿科技的大致脉络,从而与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火花。我自己的前沿知识主要来自第一推动丛书、《环球科学》杂志以及网络。作者需要修炼哪方面能力,这因人而异,有的需要磨练文笔,有的需要加强讲故事的能力,有的则需要加强科幻内核的震撼力。对于我来说,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展现得更有技巧、更富感染力,是我努力的方向。
新科幻:你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谁,可以谈谈他或者他们作品的特点和对你的影响吗?
谢云宁:国内的童恩正、何宏伟、刘慈欣,国外的波尔·安德森、乔·哈德曼、弗诺·文奇、伊安·麦克劳德,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在不同时期打动过我。另外还要着重提到的是斯蒂芬·巴克斯特和格雷格·艾根,这两位前辈最近二十年来在宇宙与量子论方面的一系列开创性探索,让我看到科幻能够超越科学的疆域而进行终极思考的可能性,我在《外面的宇宙》中向他们的作品进行了一次拙劣的学习。
新科幻:问一个经典问题,你是如何走上科幻写作的道路的?在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有过被退稿的经历没有?如何坚持下来的?许多年轻的作者在工作结婚后慢慢淡出科幻圈,现实的压力可能是最大的困境。你会一直坚持下去吗?
谢云宁:当一个科幻迷阅读到足够多的时候,他就会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拿起稚拙的笔,诚惶诚恐地加入到科幻写作的大军中,当年的我就是这样的。当然被退过稿,我从大一开始科幻创作,大学期间应该写了超过10万字的废稿,就在大四即将毕业心里想着做最后一搏的时候,我的处女作终于发表了。
对于一个业余科幻作者来说,科幻当然不是生活的重心,但科幻对我来说是生活之余释放想象力和表达欲望的一个途径,也是年轻时自己对自己的承诺,我想我会一直写下去。
新科幻:你以后的作品会考虑写别的题材吗?在宏大的宇宙中,你笔下的主人公的经历显得有些单薄,你会在情节的塑造方面加大力度,还是保持现有这种散文化的风格?
谢云宁:自己当然愿意在更多领域做更多的尝试。对于你的意见,我完全赞同(握手)。目前我自己也在向着故事化方面做一些尝试,我觉得你说到的两者并不矛盾。
新科幻:谢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当然,如果能有剧情预告的话读者会看得更欢乐!
谢云宁:谢谢,我会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