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扮演的少年“刘星”跟养父母的关系紧张,回到家里就把自己关进房间。在学校,“刘星”有些孤僻,受到同学欺负会作为报复拿走同学的东西。在一次争吵之后,男孩离家出走。再次回来,男孩带着狐朋狗友,养父母最终决定放手,“刘星”不是刘星。回到原来的身份,“刘星”给养父母磕了一个头之后就一去不返。
仅凭电影中“刘星”不多的几场戏,不能判断他是不是有问题。但“刘星”确实表现出一些情绪状态和行为问题,这可能和幼年时期的经历有关系。虽然电影中没有交代男孩在多大的时候被收养,不过“刘星”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被收养的,夫妻俩也是因为他跟去世的儿子像才收养他,由此推测“刘星”不会很小就开始跟他们生活。我们知道出生最初的一年是幼儿和家长建立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时期。当婴儿刚出生的时候,首先要建立起和妈妈一种社会性的情感联系,心理学家叫做“依恋关系”。依恋关系形成于一岁之内,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接和纽带,表现为儿童对抚养者的一种追随、依附和亲密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根据婴儿和母亲关系的特点,分成不同的类型,如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等。依恋关系不仅会影响儿童之后社会性、情绪和认知方面发展,也对成人后的恋爱关系至关重要。心理学家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
如果婴儿没有和主要照顾者形成正常的依恋关系,就可能发展出反射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反射性依恋障碍是一种儿童发展性心理障碍,表现为儿童发展显著受阻,并在大多数环境中表现出不相适宜的人际互动方式,在表现上,反射性依恋障碍多表现出偷窃、欺骗、破坏、过度警觉、攻击、焦虑、退缩等行为,以及对人和物体的攻击性行为。
反射性依恋障碍最初主要是针对孤儿院儿童或有过孤儿院经历的儿童,后来研究者发现,成长在寄养家庭、收养家庭,甚至原生家庭的儿童,也可能出现反射性依恋障碍症状。反射性依恋障碍源于幼年时受到的不良待遇和照顾,环境因素是主要致病原因,这包括身体虐待、怒视、父母酗酒或药物依赖、父母患有精神疾病、儿童缺乏持续的照顾者(比如在孤儿院或者不稳定的寄养、收养家庭)。
很多研究发现,孤儿院经历对儿童的成长发育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柳叶刀》2017年发表的文章报告了对于165名罗马尼亚孤儿和52名英国孤儿超过20年的追踪研究,虽然所有儿童后来都被英国家庭收养,但是罗马尼亚孤儿在43个月前都经历过严重的全方面匮乏(包括环境、营养等)。在罗马尼亚孤儿院生活的时长,对于日后的心理健康起到显著的影响:生活在罗马尼亚孤儿院超过6个月的儿童,成人后的社会功能越差,情绪和认知问题越多。
但并不是每个有过类似经历的儿童都会出现反射性依恋障碍。有学者认为可能存在遗传基础,是基因和环境产生的交互作用造成该障碍的产生。还有学者认为是由于认知能力低或者有偏差,有障碍的儿童不能识别或者感受到照顾者的关怀和温暖。研究显示,反射性依恋障碍患者在叙事时有前后不一致、混乱、突出的特点,在情绪调节能力方便也有欠缺,面孔再认能力与症状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等,这都提示着反射性依恋障碍患者存在着认知加工缺陷。
儿童或少年时的问题如果放任不管,会对成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临床心理学家们针对反射性依恋障碍,也开始进行临床干预。这些干预大多以改善亲子关系为主要目标,比如“双重发展治疗”、“亲子互动治疗”等等。
“双重发展治疗”基于依恋理论,通过教会父母运用“有趣”、“爱”、“接纳”、“好奇”和“同情”的教育方法,通过与儿童保持情感一致协调的体验来探究儿童行为背后的含义,降低儿童的羞耻心,使其产生合理化行为,让儿童体会到被接纳的感觉,帮助儿童建立对照顾者的理解和沟通,以上方法可以达到修复依恋创伤的目的。这种干预方法之所以叫“双重发展”,不仅是儿童接受治疗有成长,更重要的是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有所成长。
在《地久天长》的结尾,刘耀军夫妇回到家乡解开几十年的心结,而离家多年的成年“刘星”也再次回到了养父母的家中。虽未见面,但一通电话,预示着彼此关系的弥合。电影中有大段的篇幅讲述夫妻俩的“恨”,但最终仍是以爱为结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作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