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你平安》:流言是怎么传开的?-凯发k8官方首页

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保你平安》是一部喜剧,讲的是一位刚刚入土为安的女孩,却在死后被流言中伤,唯一要为她力证清白的,是卖给她墓地的落魄大叔魏平安。魏平安为了找到流言的源头一路追查,从宠物店主到促销兼职,从广场舞大妈到退休干部,从私企老总到老总秘书,最后一路追查到了网络上发帖的无业游民。
一句无凭无据的造谣,却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实锤”,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死者百口莫辩,雪球却越滚越大。这个故事看似荒唐但反映的却是长久以来古今中外屡见不鲜的一件事:流言。只不过在当下的网络时代,流言的传播更快、更广。
电影《保你平安》海报
有研究指出,假消息比真消息被转发的可能性高70%,但并不是所有谎言都能够流传起来。
容易传播的谣言,往往有着共同的特点: 
不好的消息更容易吸引注意。我们天生更看重负面信息,也倾向于传播这些信息。因为从进化的角度,负面消息(比如危险的环境、可怕的传染病)更关系到自身的安全和性命,比一片鲜花、一片沼泽的位置对生存更加重要。
成功的流言需要针对焦虑和情绪痛点。恐惧是流言的温床。当人们面对不确定的情景而陷入集体焦虑,流言就越容易出现和传播。交换各种信息会让我们获得(可能虚假的)控制感,觉得起码自己知道发生着些什么,可以稍微降低紧张和恐惧。
“让人相信”的流言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意料之中”。第一个“意料之外”是指,流言的事件想要吸引注意,得有新闻性,让人感到吃惊;但流言能够传播起来,得让人觉得“在意料之中”,就是符合已有的偏见。比如在《保你平安》中被传“黄谣”的女孩,就是因为在去世之前给孤儿院捐了一大笔钱,人们会觉得“年轻女孩有这么多钱不正常”,因此容易接收“钱的来路不正”这个信息——人们甚至已经有了这样的猜想或者想去相信这样的信息。即使当证据摆在面前,人们还经常会坚持自己的偏见。
电影《保你平安》海报
传播广泛的流言都是简单直接的,人们讨厌复杂的故事和逻辑。流言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会走样。本来具体的细节信息,在流传的过程中一点点消失,这些“细节”包括了大量的背景信息、前因后果,不仅对事件起到决定性因素,也会影响他人对事情的归因。某件事可能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发生的巧合,一旦失去了细节,就可能变得面目全非。比如在电影《搜索》里,女主人公因为刚刚得知自己身患绝症没有给老人让座,但在路人的镜头里却只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一脸不耐烦,所以最终成了网络暴力的受害者。此外,比起抽象的信息,人们更容易记住“实在的影像和信息”,但“眼见不一定为实”,因为管中窥豹也是一种“见”。
但是假话说多了,就会被当成真的,研究证明了“众口铄金”。一项实验中,被试者被要求判断陈述的真假,有些句子看过三次之后才要求判断真假,而另一些则在看到第一次的时候就要求判断。结果发现,人们更倾向于认为重复看到的句子是真的。甚至有研究发现,只要这句话之前见过一次,甚至是几个月前见过一次,再次见到也会更倾向于判断为事实。
之前见过的某个概括性的概念(比如“约翰的体温”),再次看到详细的描述(“约翰的体温是40度”),人们也更容易认为是真。见过一次,甚至可能会让相反的事情都更可能被认为是真的。比如在一项实验中,一开始让人们接触到“鳄鱼睁着眼睛睡觉”这个句子,一周之后,相比起第一次看到的句子,人们更相信“鳄鱼闭着眼睛睡觉”,还真是睁着眼睛瞎说话。
电影《保你平安》海报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造谣传谣?在《保你平安》中,魏平安一直在寻找谣言的源头,最后在一个偏远的网吧里找到了发起者:一个沉迷网络的无业游民。之所以造谣,只是为了获得点赞来兑换不到10块钱的网文免费阅读券。其他人为什么传谣并没有说明,但根据“人传人”的场景来看,流言被当成一种建立社会关系的途径,没人在乎是真是假,没人在乎被造谣的人,流言只是一种谈资。有些人自我感觉不好,用贬低别人来提升自己;有些人只是因为别人传谣,自己就跟着传谣,觉得自己“被接受”;有些人是为了获得关注,成为提高社会地位的垫脚石;有些人甚至把谣言当成霸凌他人的工具;还有些人仅仅处于无聊,制造“戏剧性”和“找乐子”。
传播流言的往往是左右摇摆的人,而不是影响力强的人。在《保你平安》中,传播流言的什么样的人都有,比起“是谁在传谣”,在传播的广泛性和危害性上,传播者数量的影响更大。另一方面,流言往往是“热点问题”,传播者往往是“旁观者”,他们抱着“吃瓜”的心态,因此话题最好是大家都能发表意见的内容,信息的主题也要符合传播的场合和途径。《保你平安》中的谣言涉及到性交易,而传谣的人或者场合也都不太“正经”,谣言的属性、八卦的场合和目的相匹配,因此也更容易获得传播。
电影《保你平安》海报
流言往往难以被证伪。在《保你平安》中被泼脏水的女孩是个孤儿,在这个城市唯一熟悉的人也是已经去世的男朋友。没有人能够给她辩解。就像要证明“世界上没有黑天鹅”,得穷尽所有的天鹅才能证实。
另一方面,人们也不想或者不在乎流言的真假,他们只相信自己想相信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流言跟自己无关,只不过是满足自己口舌之快或其他目的的工具。即使流言侵犯到自己的权益,有些人也更看重消弭影响,而非澄清事实。比如《保你平安》中魏平安的女儿在学校里被同学冤枉偷了笔,但家长一点不关注孩子是不是被冤枉,而只是要“解决问题(负面影响)”。虽说“造谣一张口、辟谣跑断腿”,但是谣言终究是谣言,真相总是有人关心、有人在乎。
作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王日出
本文来自:中国数字科技馆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科普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它相关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责任编辑:毕琦]
分享到:
文章排行榜
©2011-2023 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版权所有:中国数字科技馆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镜像
京icp备1100085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77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11号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t20230313_1076675_taonews.html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