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漫步 逃之夭夭
2009-02-25 22:34:03在汉语言广袤的星空中,成语就像那天幕里的颗颗明星。在汉语言浩瀚的海洋里,成语就像那奔向大海的涓涓细流。“根深蒂固”的科学道理,“卧薪尝胆”的惊人意志,“快刀斩乱麻”的果敢作风……每一个成语,都有一个令你豁然开朗的科学道理。读故事,解成语,学科学,趣味十足,一起来吧!
周日,朴朴和爸妈一起,去参加小叔的婚礼。婚宴上,司仪向新娘致辞,长篇大论,听得朴朴昏昏欲睡。正在朴朴快要和周公会面时,突然,他听到司仪嘴里蹦出了这么一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
朴朴一听,火了,站起来大喊:“喂!你这人怎么说话的啊!”
司仪莫名其妙:“怎么啦?”
“还问?!我小叔结婚,你祝我小婶‘逃之夭夭’,还连说三遍,心眼真是太坏了!”
朴朴话音刚落,众人大笑不止。爸爸连忙让朴朴坐下,悄悄地对他说:“朴朴,你弄错了!‘逃之夭夭’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逃’本来是‘桃花’的‘桃’,这在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赞美之语啊。”
朴朴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过来,但是他知道,自己闹了个大笑话了。在大家善意的笑声中,他不禁面红耳赤。
当朴朴垂头丧气地将事情告诉表哥小t后,小t笑了:“以后做事可不能这么莽撞了。我给你解释一下吧。《诗经》中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桃树婀娜多姿,花朵秾艳照人,果实硕圆肥大,枝叶茂密成荫。这里对桃树的描写,直观朴实,却包含着科学道理。植物的花、果、叶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叶子是营养器官,能制造有机养分,还能进行呼吸和蒸腾作用;枝叶繁茂,植物才能得到生长必需的营养,花朵才能成熟并且绽放;花朵开放后,显露出雌蕊和雄蕊,花粉经由风或昆虫的传播,落到雌蕊上。一段时间后,花朵谢落,就可以结出果实。《诗经》用对桃树花、果、叶的描写,比喻新娘子盛开的青春和夺目的光彩,并祝愿她婚后早生贵子,家庭兴旺发达,婚姻生活幸福美满。”
“既然如此,那‘逃之夭夭’这个词为什么在后来变成了贬义词呢?”
“主要是因为‘桃’、‘逃’这两个字音同形近,所以大约在明代,‘桃之夭夭’演变成‘逃之夭夭’,成为对‘逃跑’的一种诙谐的说法。”
听完小t的解释,朴朴不禁惊叹:“这么简单的四字成语,原来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啊!”